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戊午****jj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1.下表所列各项分别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文明信息,各项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郡国并行;盐铁官营;《春秋繁露》②田氏代齐;平籴法;《道德经》③二府三司;圩田;《洗冤集录》④五军都督府;一条鞭法;《本草纲目》A.②①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2.荀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指差异性)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荀子强调“群”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等级秩序,实现社会和谐B.用礼乐规范行为,使人向善C.反对苛政刑杀,建立一统国家D.呼吁王道和仁义,以德治民3.孟子提出要“制民之产”,即保证授予普通人民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墨子提出统治者必须采取措施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管子也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表明当时()A.以民为本思想成为主流B.各家思想逐渐融合C.富民利民观念得到重视D.政府支持农业发展4.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争”成为儒家和法家争论的核心问题。“表面上势同水火,两不相容,然而,实际上二者是对立中又相互统一的矛盾体”。对此理解合理的是()A.“礼”与“法”是不同的治国策略,有本质不同B.儒家与法家在当时已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C.“礼”与“法”都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手段,本质相同D.“法”继承了“礼”的规范性但又突破了其保守性5.下面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B.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C.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诸子思想6.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普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这说明()A.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B.壁画已经丧失装饰功能C.绘面深受社会价值观影响D.地方豪强主导艺术审美7.董仲舒完善了天人感应的灾异说。从理论上来看,它能够让官员利用灾异来限制皇权。但从现实运用上看,结果却背离了理论设计的初衷,沦为儒生官员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人主往往成为灾异解读的裁判者。这主要是因为()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B.理论设计存在先天不足C.灾异解释缺乏权威性D.官僚集团内部斗争尖锐8.汉代,儒学抛弃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君轻”论和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开始了“外王”对“内圣”的利用与压制。这一转变()A.表明儒法思想开始融合B.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C.根源于佛道思想的冲击D.削弱了儒学伦理的教化作用9.程颐认为,“后之儒者,莫不以为文章、治经术为务。文章则华靡其词,新奇其意,取悦人耳目而已。经术则解释辞训,较先儒短长,立异说以为己工而已,如是之学,果可至于道乎?”据此可推知,程颐认为“至于道”应该()A.取缔辞藻繁华的文章B.坚守内心的自我反省C.立足探究事物的本原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10.南宋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认为“利”是“义”的物质内容,“抑利”的结果将使“义”本身成为空洞的概念,“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永嘉学派的主张()A.强调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主张B.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宣扬了理学家存天理的观念D.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11.有学者指出,宋诗平易而富有理趣,宋文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宋词婉约而阴柔,书法行楷流行而尚意,绘画由外向内一路演变,宋瓷气韵与意境简洁而素雅。宋代审美风尚体现了()A.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B.个体意识的初步觉醒C.程朱理学的理性之美D.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12.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至宋而达于极盛。欧阳修推崇《归去来兮辞》为“晋文独一”。南宋思想家真德秀认为,其学“正自经术中来”,乃“贫士之咏,箪瓢之乐也”。陶渊明历史地位的提高说明宋代()A.平民政治地位得到提升B.让理学影响社会价值观念C.文学审美偏向消极保守D.政局动荡影响文学评价13.王夫之将“天下”与“中国”相对而称。他说:“故吾所知者,中国之天下。”言下之意,世界上还有他所不知的中国之外的天下。这表明他()A.弘扬了人类进化史观B.突破了华夏中心观念C.论证了物质的不灭性D.超越了民主思想意识14.苏格拉底认为:“正当的行为必然导致幸福。”苏格拉底是正义的人,行正义的事,结果却被判了死刑。苏格拉底认为的幸福()A.以追求现世享受为目标B.追求灵魂的自由与完善C.遭雅典公民的普遍抵制D.承袭了智者学派的主张15.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致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农牧渔猎,一种是经商,前者顺乎自然……事属必需,是可以称道的;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