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黄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小云****6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黄骅中学2016-2017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1、史载,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后父亲申侯联合曾国和犬戎杀死幽王,并拥立原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材料表明()A.申侯未遵从血缘宗族关系权力政治原则B.申侯代表统治阶级内部正义进步力量C.申侯通过与诸侯的联盟展开称霸斗争D.申侯维护了宗法分封制度的等级制度2、《尚书大传》载:“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A.封地是诸侯时代不变的私有财产B.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C.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D.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3、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B.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D.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4、汉武帝时全国分设13个以“州”为名的监察区。《汉书》分叙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见州之治所;而记叙东汉历史的《叙汉书》则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住所一一注处。这表明从西汉到东汉()A.郡国并行从未改变B.地方制度发生变化C.郡县制度遭到破坏D.监察制日趋完善5、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6、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C.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7、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8、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张廷玉)手定……军机处地处隆宗门内,严禁外人进入,且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此设置()①强化了君主专制②提高了行政效率③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④保障了决策机密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周振鹤在《体国经野之道》中写道: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这主要反映了()A.古代行政区划深受山川形便的影响B.古代行政区划与经济和人口变化有关C.古代行政区划具有犬牙交错的特点D.行政区划趋势反映了政治重心的变化10、《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主要反映了()A.英国人处理民事纠纷习惯息事宁人B.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司法主权被践踏C.中国的行政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D.英商华民在华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11、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B.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C.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境地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12、甲午战争时期,有人向日方提出,隶属广东水师的广丙号巡洋舰不属于北洋舰队,希望日军能予归还。这反映了当时许多中国人()A.关注北洋舰队的生死存亡B.缺乏民族国家的整体观念C.深爱民族国家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