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秦朝一统、西汉实现新的大一统及唐朝贞观之治等重要史实.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0.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概述秦朝一统、西汉实现新的大一统及唐朝贞观之治等重要史实.ppt

概述秦朝一统、西汉实现新的大一统及唐朝贞观之治等重要史实.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二我们传承的文明齐原因:BC221年政治:①最高统治者自称“始皇帝”秦朝驰道图军事:辽东临洮灵渠韩赵魏布币(马)秦始皇顺应历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极其深远。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但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极其粗暴野蛮地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又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最后却是草莽之夫推翻了他的统治,恰说明了一点──正是暴政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二)汉武帝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汉武帝的主要活动及影响对外关系上刘邦封王推恩令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讨论讨论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战争、和亲、再战争及再和亲的复杂过程。“滇王之印”金印汉武帝的主要政绩公元前140年-前87年在位,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颁布“推恩令”,后又剥夺大批王侯爵位,进一步削弱割据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他下令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大量移民到西北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并实行盐铁官营,打击大工商业者操纵经济的活动。他先后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增设郡县,加强了同西域和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建立了幅员广大的封建国家。他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思想意识领域里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在他统治期间,西汉出现强盛的局面。但他连年用兵,徭役兵役不断增加,国力耗损,农民不断破产流亡。(三)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官至中书令的马周,曾因家贫寄居在中郎将常何家,他替常何写了二十多条很有见地的政见上书朝廷,唐太宗看后非常赞赏,立即召见马周,委以要职。隋朝旧臣裴矩,虽然跟着隋炀帝干过一些坏事,但本人颇有才能,唐太宗扬其所长,仍然让他继续作官,使裴矩在贞观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大臣魏征从前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在李建成同李世民谋夺皇位的生死争斗中,魏征曾为李建成献策要及早杀掉李世民。然而。知人善任的唐太宗发现魏征耿直忠诚,又有出色的政治才干,不仅不计前嫌,反而非常信任倚重,和他“上下同心”。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俎逝,遂亡一镜矣。”皇帝在读书人看来,科举制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提供了入仕为官的途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今日放牛娃,明朝状元郎”重视整体素质唐史纪:太宗自立大子,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嫁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而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分有田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有田的人每年纳粟二石,每年服役二十日,按当地产出交纳一定的绢、棉布。同时,农民交纳一定量的绢、布,便可代替力役,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从公元634年始,松赞干布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影响李世民能够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虚怀若谷,任用魏征等一些有才能的人,完善和改革制度,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等;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提高了老百姓生产的积极性;法律上修订法律,宽省刑法,《唐律疏议》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律著作,法律保证了社会稳定;民族关系上他能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他被少数民族形象的称为“天可汗”;国际关系上,唐朝是开放的,吸引各国使者和学者前来考察和学习,对世界文明起到了贡献。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政治家。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对我们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借鉴作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一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在君民关系问题上,唐太宗有一句很形象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大家思考:1.唐太宗把“水”和“舟”分别比喻谁?2.隋朝属于“水”“载舟”还是“覆舟”?3.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事实中总结了什么教训?4.从这一教训出发,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5.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什么作用?1、秦朝建立于哪一年?创建者是谁?定都在哪里?2、秦统一后的货币和文字分别是什么?3、秦开凿的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