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主张中的几个关键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的教学主张中的几个关键词.doc

我的教学主张中的几个关键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的教学主张中的几个关键词学校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仅从中撷取几个起着提纲挈领作用的关键词,来阐述自己的校本化教学主张。一、教研——效率提升在当前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背景下,只有着眼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从何而来?答曰:效率从教研来。“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教则怠”。一位教师如果只知道埋头教书,而不去研究先进的教法、学法和教学理念,那就很容易导致“穿新鞋,走老路”,越教越糊涂,或质量低下,或学生负担过重,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一位教师如果只知道埋进教育理论的象牙塔里去搞研究,闭门造车,而不亲临教学一线,那得出的研究成果很可能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实用价值。本人身为扬州市中青年骨干,理应负担引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任,为此我近几年一直担任一门主科的教学工作,既是为教师们做出表率,也是为了教科研工作求得实效。教师的研究与反思是密不可分的,日本学者上寺久雄在《教师的心灵一风貌》一书中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一个不善于反思的教师,在工作中就难以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感和价值感。在教育局组织的有效教学达标定级活动中,我校把有效反思作为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自身上课后反思,观摩名师上课后反思,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后反思,以教学反思为抓手,有力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二、衔接——能量积聚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四十五周岁以上的占一大半,教学水平不均,很多人不能适应大循环,甚至小循环的教学,一些教师长期任教某一年级,造成了对本年级教材非常熟悉,而对其它年级教材知之甚少的状况。这一现状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某一年级段只发生着不太明显的量变,教师即使完全忽视思维训练在试卷上也不容易考查出来;而当学生小学毕业时,六年的学习就可能使他的思维能力发生明显的质变,不同教学方法陶冶出的学生思维能力截然不同;如果某位教师缺乏全局意识的话,在不能实现循环教学的时候,他很可能在教学中只考虑本年级的利益,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位任教三年级数学的老师就对学生说过这样的话:“你们在作业时见到‘多’字就用加法做,见到‘少’字就用减法做。”结果学生按照这一秘诀,在三年级解答这一类问题时屡试不爽,正确率极高,而到了四年级时,这个班已经换了另一位数学老师,学生碰到了下一道题目:“妈妈今年36岁,比儿子多25岁,儿子今年多少岁?”竟有一大半的学生回答是“61”岁,因为这道题目里有个“多”字,学生理所当然用加法解答,结果闹了大笑话,四年级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纠正仍然效果不佳。上述事情说明,在教师不能胜任循环教学的情况下,重视不同年级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⑴跳出教材看教材。不仅要关注本册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还要关注这一内容的纵向发展;不仅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还要重视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课程整合;不仅考虑学生在第二学段所应达到的学段目标,还要考虑学生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⑵对考查内容适度延伸,在不越位的前提下注意所考查内容的自然发展。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衔接,以教研为平台考察教师的设计、实施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进行角色互换,使衔接双方互相感受到对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避免各年级段教师教学时各自为政,形成“一盘棋”的全局观念,是所有教师的教学能量得以积聚,产生1+1>2的放大效应。三、包容——和而不同现代社会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语),在学校管理中,面对几十个活生生的教师群体,性格特征的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文化素养的差异,教学风格的差异,亟需校长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对待。高老师家住江都,上学期开学时孩子才三个多月,正在哺乳期,但学校教师编制紧缺,不得不要求她担任五年级三个班的英语教学。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边是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一百多名学生,高老师陷入了两难抉择:顾了孩子就必然不能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严格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必然顾不了自己的孩子。困难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面对这一艰难抉择,我们选择了包容:高老师除了非亲临学校不可之外的工作,如备课、改作业、反思等允许带回家完成,不必完全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这一人性化的举措使高老师实现了工作、家庭两不误,教学成绩也结出了累累硕果:期终考试中教学质量奖的考核金额在全校名列第一。乡村教师的管理,不在于制定多少规章制度约束,而在于信任、包容、激励和唤醒。对于不同个性和教学风格的教师,学校更显示出了一种海纳百川般的胸怀,要求每一位年轻教师为自己设计出一份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