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的困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教学中的困惑.doc

诗歌教学中的困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教学中的困惑诗词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或缠缠绵绵或慷慨激昂的心声的吟唱,走进诗词,这里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撼人心脾的悲喜情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词让我们徜徉在美的王国里。在诗词世界,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或还原抒情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或再造抒情主人公的立体人生,或还原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或再造“不合理”的艺术形态,点滴的感悟,些许的共鸣,自己的人生也便多了一份血肉真情。说来很好,足不出户、钱不用分便可饱尝人生百态、尽品世间万情,可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板块却不容乐观,学生喜欢听讲,但不喜欢说,更害怕考。听诗歌的确是一种享受,讲者、作者和听者三方的生活体验会凝结出对人生的立体感受,每每话到动情处,师生都会或喜笑颜开、或潸然泪下。即使这样,老师一旦让学生把感受说出来,进而写出来就不那么可心了。于此,我很困惑:难道真像李海林教授说的那样,这种感受是缄默信息,不需要逼着学生说出来,能感受到就可以了,可意会,但不需要言传。有些感受硬是让学生说出来,真是有点心不由衷。因此,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为什么”“怎么是这样”总是沉默以对,不能沉默了,就干脆来句“不知道”,再逼急了,倒是简单“老师,你说为什么啊”。可是,高中生毕竟还要参加高考,高考是笔试,在思想感情方面就是要你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当然,交白卷倒也简单,难的是咱有的学生写了一大堆,累着了自己,累倒了评卷老师,却还没捞着个好,零分或一分。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这得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一)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1、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都非常重,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学生课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玄幻、魔武、武侠、言情。用什么看呢?手机。我的学生是理科班,整天忙于数理化,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大块的时间来读长篇名著,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局限在这些“休闲书”中。这些书在学生眼中可谓情节引人入胜,通俗易懂,阅读方便,经济实惠,所以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经常性的阅读这些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如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学生张口就来周星弛的口头禅:“哇靠”“哇塞”,更有甚者能把他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段爱情放在我面前……”倒背如流。前篇一律的说话方式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古诗词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2、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如第三册的《离骚》,就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古奥难懂,提不起兴趣。《离骚》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虽然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诗经》,但对于楚辞,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然是陌生的。从字面上看,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再如选修中的《李凭箜篌引》,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诡谲难懂,不喜欢读。李贺这位诗人,学生很陌生;整首诗写音乐,想象丰富奇特,学生难以描绘。音乐是用耳听的,诗歌是用眼看的,且诗人在描绘音乐时借助的是大量的视觉形象的,学生很难将二者融合起来,也就不喜欢读了。3、死板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热情不少教师平时教上古典诗词,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己体验的时间反而少;或者似乎把一堂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而事实上古典诗歌不同于文言文,把教文言文常用的方法放到欣赏古典诗歌的课堂上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也难怪学生不喜欢。古典诗词鉴赏课要充分考虑文体的特点,既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又要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二)造成现状的主观原因现在有一部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认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1、“长一点的诗歌,学起来费时费力,又难懂,学了就忘”。这是一种畏难心理。这些理科班的男生生性好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他们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记忆深度不够。许多同学看到课后“背诵”两个大字就顿生反感,让他们自觉静心背背古典诗歌是不容易。而实际上要想在嘻嘻哈哈的笑闹中轻松学好语文同样也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在学习中取得成效,本身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学古典诗词落伍了,不够现代”。古典诗词不是外语,而是我们民族古代的语言形式。学习古典诗词就是回望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源头,没有它,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但学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些,他们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喜欢流行歌曲,也非常喜欢周杰伦、周彦斌、凤凰传奇等歌手演唱的流行与民族结合的歌曲,却不知有许多歌词都是由古典诗词改编而来的。所以他们会觉得学古典诗词是“落伍”,跟不上时代。3、“为了考试,我愿意在语文课堂上读读古典诗词,在课外我从来不读这些诗词”。这些学生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