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讨论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内容摘要:讨论教学法在当前教学改革中被采用的较多的一种方法,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历史教学中采用讨论法,存在着一些难题和困惑,如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现代中学教学的现状限制了讨论法的实施;教师对讨论法缺乏科学的认识;教师和学生对实施讨论教学的能力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一点粗浅的解决方法。关键词:中学历史讨论教学法困惑对策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讨论法作为一种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为不少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提倡。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就大多数中学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实施讨论教学法的并不多见。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其他教师开的讨论课,发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采用讨论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题和困惑:第一,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现代中学教学的现状限制了讨论法的实施。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重演,因而学生很难从已有经验和现实生活中得到体会。再加上学生时期本身对社会的接触和认识比较有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和规律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其二是中学历史学科知识点多、记忆量大,教学任务繁重,而讨论教学法所需准备较多,使上课受到时间、地点的很大限制。其三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做出了结论,因此历史的课堂讨论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而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较少,这就影响了讨论教学法的实施和效果。另外现在的中学教学中的有些现状,也或多或少阻碍了讨论法的实施:一是从形式上看主要还是实行大班化教育,每个班级的人数在四五十人,由于人数太多,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讨论,许多学生往往是言犹未尽或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同时也使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和控制比较困难。二是整个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时期)教学任务极其繁重,学生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在一门课上花很多的功夫。三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在许多教师和学生看来是唯一目的)——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不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转变。第二,教师和学生对讨论法缺乏科学的认识。许多所谓的讨论法实际上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教学法。例如,将简单的问答当作讨论。一些教师在公开课时都将讨论法作为教学方法之一,而实际上整节课只是向学生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鸦片战争爆发的国内国际背景如何?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的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的经过怎样?战争带来了哪些影响?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请学生回答,而学生仅在书上找出相关的内容念一遍,其余的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述教材,这显然不是什么讨论。另外,将谈话法误解为讨论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笔者曾经上过一堂公开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学目标是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次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主义国家该怎么办?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设想,教师最终把学生引导到通过加紧对外扩张和争夺,来寻找更加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从而解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接下来通过一些材料要求学生谈谈19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学生讨论得出两大趋势:一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二是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后要求学生发表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看法。这一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来带动教学内容的发展,通过连续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考去获得新知识。这种方法虽然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思考和参与,但并不是真正的讨论法,只能算是谈话法。第三,教师未具备熟练发问、教室管理、组织讨论等技巧;学生未具备收集、整理、讨论、发问、倾听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讲,讨论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疑。而有些所谓的讨论,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简单地提了几个问题,学生只要略加思考或从书上就能找到答案,无法引起矛盾冲突而形成讨论。在课堂管理上,有些教师放任自由,使学生的讨论漫无边际,表面上很热闹,事实上学生并没有从中得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另外有些教师无法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做法,对学生的观点过多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压制了自由开放的讨论气氛,使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如果让学生发言,只允许他们使用同一种观点,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这就不叫讨论。例如,有一位教师在上“关于明清时期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对比”这一内容时,作了一个假设:在中国明清时期,可不可能出现象伽利略这样的人物,并被社会容纳?大部分小组都主张不能产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