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5版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pdf

2015版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版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总分操作(考核)要点扣分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方法正确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喂,你怎么了?)、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3分)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眼看:胸部有无起伏/起伏幅度、节律是否正常。评估10(3分)3.判断患者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2分)4.复苏模式通常为C→A→B;小儿/淹溺等呼吸因素造成的心脏骤停,复苏模式为A→B→C。(2分)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1分),头、颈、躯干平直(1分),双手体位5放于躯干两侧(1分),去枕、头后仰(1分),解松衣领及腰带(1分)1.确定按压部位:沿季肋部摸到剑突,选择剑突以上4-5cm处的部位,即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为按压点。(5分)2.按压手法: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4分),另一手掌的根部再置于前者之上(3分),手指向上方翘起(3分),双臂伸直(3分),凭身重前倾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向胸骨下半胸外按压部加压(3分),使胸骨下陷≥5厘米<6厘米;大多数婴儿可达到约4cm,40(C)多数儿童可达到约5cm(3分),然后迅速放松,但减压时与胸骨接触的手掌不要离开胸骨,亦不应阻碍胸骨升起(4分),反复进行(3分),按压频率100-120次/分(3分)。3.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3分)。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3分)操作过程1.清理呼吸道(3分),取下义齿(2分)开放气道2.开放气道(10分)15(A)托颈压额法:抢救者一手抬起患者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肌侧按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抬起。1.保持气道畅通后,抢救者用保持患者头后仰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4分),并用小鱼际肌下按病人前额(3分),另一手固定病人下颌,开启口腔(3分)。人工呼吸2.深吸一口气屏气后双唇包住病人的口部(不留空隙)用力吹气(325(B)分),使胸廓抬起(3分),吹气时观察胸廓的起伏。吹气时间1--5秒/次(3分)。3.吹气毕,松开口鼻(3分),使病人的肺和胸腔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3分)。重复吹气一次。抢救不成功,扣5分;效果评分5抢救成功,胸外按压或人工呼吸错误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