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精品【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理解“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2.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3.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4.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教学重难点】1.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2.体会纪哓岚的机智。【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教师:字、词卡片,挂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介绍你了解的纪哓岚。2.板书课题,读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认读生字,生词。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3.读通课文。三、感知课文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四、诗文对照,想象独钓图。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中想想:一人独占一江秋2.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文中古诗想想,古诗的哪些诗句就是文中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3.同桌分工,对照着读诗和文对应的句子,想象诗文描绘的画面。4.学生背诵古诗一次,然后闭者眼睛默默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5.齐读古诗后,指名说说“一人独占一江秋”的语意。6.评议补充,深化感悟。五、指导读悟第5自然段。1.学生按要求自渎自悟,自主探究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本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同桌读读议议,交流读懂了什么,讨论不懂的问题。3.班级交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1)朗读训练(先指名后齐读)(2)讨论乾隆皇帝说的话,前两个“好”字怎么理解,后两个“好”字各应怎么理解?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好”,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4.思考乾隆皇帝所说的话该怎么朗读,根据自己的设计练习朗读。5.组织赛读、评读活动,开展感情朗读训练。小学语文教案篇2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摆出对阵形势图并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教学。(二)学生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究。用简笔画图片摆对阵形势图,弄清马的出场顺序及其根据,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二)难点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三)疑点使田忌转败为胜的办法看起来十分简单,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四)解决办法重点可结合课件演示和学生动手摆出两次赛马时的对阵图来解决。难点可结合看课件的演示以及对“思考·练习”第二题的句子的分析、比较来解决。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小组操作、表演、讨论、集体议答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由表达,小组间相互补充,以求最佳理解。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同学们,你了解我国古代的赛马吗?你知道赛马不仅体现了马的实力,还体现了人的智慧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田忌赛马》。(板书课题)(二)听录音,整体感知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提出:田忌为什么赛马?田忌跟谁赛马?田忌赛马的结果怎样?)2.利用多媒体,放录像,听录音并思考:①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田忌和齐威王赛了几次马?结果怎样?3.交流回答并板书:第一次失败第二次胜利田忌:齐威王:4.简介赛马的原因及规则。(三)熟读课文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读,教师指导。(四)作业1.熟读课文。2.学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结果怎样?(二)深入探究课文1.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每人用自己的简笔画图片摆出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的对阵形势图,教师巡视,请一名同学板演讲解一下两次赛马的情况,根据演示让学生自己板书:第一次失败田忌:上中下齐威王:上中下第二次胜利田忌:下上中齐威王:上中下2.小结:同样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3.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出示句子:“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分析这个句子的意思,得出这个结果是孙膑经过认真观察,分析比较而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