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9老王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知识****SA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9老王教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9老王教案-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王》学科组语一主备人郭珊珊备课时间授课人课题《老王》授课时间重点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学会善待他人。难点体会作者要传达的真善美的理念教法讲授法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课前教具准备PPT、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发表有独创的见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一、新课导入及作者时代背景等简介心理测试导入本课(PPT展示测试及答案)板书:老王杨绛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的女作家和翻译家杨绛,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文章重点出来的有关该作家与其夫钱钟书先生在这个特殊年代里的遭遇。出示PPT:杨绛: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原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员。1935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先生一同留学英、法等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70年下放河南省息县干校在菜园劳动。1972年回北京。文革后继续研究翻译外国文学,并从事散文创作。著有论文集《春泥集》、散文集《干校六记》和译著《唐吉珂德》,长篇小说《洗澡》与张炜地《古船》一同被列为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初选作品集,当初被最为看好的获奖作品集,但最终因各种原因而遗憾地落选。钱钟书:字默存,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学者。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的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和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作品之一,堪与茅盾《子夜》媲美的长篇小说《围城》。文化大革命前后背景:主旋律是集体化、国家化、公有化;主旋律是打击、改造知识分子;主旋律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二、整体感知1、自读并思考: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人”是文章的灵魂,能理解这是个怎样的人是文本研习的重点。杨绛先生的散文被称为“杨式太极拳”,她的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并且鲜有华丽的语言,“老王”的形象就隐含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那么对于写人记事的散文,其关键把握的内容是通过记叙哪些事来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那么这篇文章在这几个具体问题上是如何的呢?下面请我们带着这么几个问题来听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2、落实具体答案;教师提问:(1)、这篇散文中重点写了哪几个人之间的哪些事?板书:老王杨绛一家人相互关心的事出示PPT:老王:1、送冰2、自愿车费减半3、所送冰比前任大一倍4、文革时送钱先生看病,不肯收钱5、临终前一夜送鸡蛋和香油杨绛一家人:1、照顾生意2、给吃鱼甘油3、关心他的住房4、询问其能否维持生活(2)、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明确:贫苦、善良、诚实、淳朴并板书三、文本研读1、重点研读临死前一夜老王来我家送香油和鸡蛋的这部分(8—16),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揣摩探讨。我们知道,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常要用一定的人物描写方法,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明确:肖像描写、动作、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肖像描写(1)、画出这一部分中关于肖像描写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体会其表达作用。①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布满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2)、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明确:两处肖像描写都突出了老王身体的枯瘦和极度虚弱,让人想象他扶病到我家来的艰难,从而突出了他的善良。动作神态描写(1)、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明确:这些动作神态描写,都突出了老王行动的艰难,在身体如此虚弱的情况下给“我”家带来香油和鸡蛋,可见其真情,真是催人泪下。语言描写:(1)、我不吃。(2)、我不是要钱。真诚,不善于表达情感,老王是一个淳朴的农民形象。底层人物的典型。临死前还惦记着杨绛一家人。心理描写:(文中没有直接体现,但已经隐藏)2、那么老王临死之前还要送作者一家人鸡蛋和香油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他怎样的心理呢?明确:像老王这样一个饱受白眼的下层劳动者,能够得到杨绛夫妇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关心,在他的心中是充满喜悦和感激的,所以,虽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临终他也要将这份感激表达出来。老王最想要表达的恐怕是杨绛夫妇能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亲近的朋友,而不是一个可怜的同情对象。人在生存状态下最根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对于老王而言,是极其重大的满足。在与杨绛一家的交往中,这个苦而善的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