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教学环境资源建设近几年来,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从新兴阶段进入了成长阶段。但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要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评价,要强调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教师及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新理念。在这个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应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1、前置性评价所谓前置性评价就是在教学活动展开之前,为了判断学生的前期准备情况而进行的评价。前置性评价通常可以使用访谈、问卷等形式。有效性研究:前置性评价解决的三个方面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参加预定学习活动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习惯来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来适合他们。2、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价方法,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它主要有形成性评价、作品评价、电子档案评价等形式。(1)形成性评价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有效性研究:形成性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2)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assessment)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实际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表现性任务和对表现的评价。它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是对学生能力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现自我观点的能力,比如,文字表格处理,多媒体演示文稿、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等都适合采用表现性评价。有效性研究:表现性评价对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大的促进。1、有助于测查高级思维能力。2、有助于测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3)学生学习行为评价学习行为评价要求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包括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表现等。有效性研究:学习行为评价有效解决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个别差异带来的评价问题,只要有学习行为的评价,层次较差的同学在行为表现上突出,同样有很好的评价,这样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态度。(4)电子档案袋评价电子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了更好地发挥电子档案袋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目的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多元化原则、自主反馈原则、全面性原则、个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有效性研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电子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足迹,督促学生经常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3、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分等级。信息技术课程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笔试加上机测试,第二种是计算机支持的信息技术考试。在评价方式方面,没有哪种评价方式绝对优异的,都有各自适用的范围。只有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从不同侧面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同时也才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必须伴随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总之,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新形式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这样的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旨在发展,是为学生服务的;这样的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信息素养的养成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长期困扰信息技术教师的许多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