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动研究的循环过程.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9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行动研究的循环过程.ppt

教育行动研究的循环过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行动研究的循环过程一、确定问题★确定问题的策略二、制订计划1、计划的基本内容(1)课题名称(要准确反映研究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能显示出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开发语文教学读写资源,培养初中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通过写作档案袋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陈述研究的背景和原因,以及研究的实践价值等。)(3)研究问题与假设(明确这项研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这一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细化,形成更为具体的子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寻找解答这些问题的具体行动方案)(4)研究对象与变量对象:即问题指向的“当事人”(比如单个学生或一群学生、全班学生、全年级等),可概要地陈述。变量:变量涉及到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具体定位。需把抽象的变量具体化。“教师如何通过反思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两个变量:教师反思与课堂教学效果-太抽象、需具体化操作化:教师反思究竟指什么?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时间是目标反思、内容反思、方法反思—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是什么?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是作业情况或其他?(5)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访谈法等)(6)研究进度(从时间与工作项目两个方面制定总体性的研究进度表,最好制定时间计划表:研究所需的总时间,研究的起止时间,各项措施的实施时间、次数和频率,采集数据和效果评估的时间、次数和频率等)★建议:●将研究的周期与学期/学年建立一定的联系●尽可能采取平时教育教学中的行动作为解决的方法●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加强与同行的合作●考虑能否让学生参与到数据收集和数据评价的过程(7)研究人员及其分工(8)成果形式2、计划的基本要求以充分的“勘察”为基础可行性与操作性清晰的层次或梯度灵活性与开放性3、计划的类型(1)合作行动研究计划(教师与专业研究者、教师之间)(2)个体行动研究计划4、计划的变通转换、细化、分化、调整、后发三、采取行动1、行动的计划性2、行动的情境性3、行为的开放性四、实施观察(一)考察内容1、行动的背景因素及其制约方式;2、行动过程,包括计划的实施情况,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等;3、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二)考察过程1、考察前的准备工作(1)为什么要进行考察?也就是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的假设。(2)考察的对象是什么?(3)考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事情的次序?学生的行为变化?或是你自己的行为的特定偏向?等等。(4)什么时候实施观察?要观察多久?对教师来说,预先决定在课程中哪些时候应该专心注意观察是很重要的。(5)采用何种手段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这关系到准备观察工具,联系观察对象等工作。2、具体实施考察(1)自我观察(2)请他人观察(3)使用技术手段观察3、做好考察记录五、反思改进1、反思-结束和开始2、反思的内容(1)整理描述(2)评价解释(3)写出研究报告3、反思的要求(1)以研究问题为基点(2)以研究计划为参照(3)以教师行动为对象(4)以改进实践为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