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箭竹溪中学九年级上单元测试卷第一章证明(二)箭竹溪中学九年级数学组2009-9-10九年级数学(上)单元评估试卷第一章证明(二)(总分:120分;时间:120分)一、填空题:1、.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它的最大边长等于16cm,则最小边长是cm;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6°,则另两个角分别是;3、Rt△ABC中,锐角∠ABC和∠CA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A=_____4、如图,在△ABC中,∠B=115°,A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与AB边交于点D,且∠ACD:∠BCD=5:3,则∠ACB=5、如图,已知∠ABD=∠C=90°,AD=12,AC=BC,∠BAD=30°,则BC=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点C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O,写出一组相等线段、相等角(不包括矩形的对边、对角)7、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C′,若AC=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全等△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它是命题。(真或假)二、选择题:9、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EQ\F(1,2)∠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在Rt△ADB中,∠D=90°,C为AD上一点,则x可能是()A.10°B.20°C.30°D.40°1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D⊥BC,过A作AD⊥BD于D,已知△ABC周长为M,则AD=()A、B、C、D、12、如图,在△ABC中,∠A:∠B:∠C=1:2:3,CD⊥AB,AB=a,则DB=()A、B、C、D、13、已知Rt△ABC中,∠C=90°,若,则SRt△ABC=()A、24cm2B、36cm2C、48cm2D、50cm214、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E,交AC于F,∠A=,AB+BC=16cm,则如图,△BCF的周长和∠EFC分别为()A、16cm,40°B、8cm,50°C、16cm,50°D、8cm,40°15、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AEPF=S△ABC;④EF=AP.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DABCCADBAFECB11题12题14题15题16、如图,在△ABC中,AB=AC,D为AC边上一点,且BD=BC=AD.则∠A等于()A.30°B.36°C.45°D.72°三、解证题:17、如右图,在△ABC中,AB=AC,BC=12,∠BAC=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N。(1)求△AEN的周长。(2)求∠EAN的度数。(3)判断△AEN的形状。18、已知:如图,△ABC中,AB=AC.(1)按照下列要求画出图形:①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②过D作DE⊥AB,垂足为点E;③过D作DF⊥AC,垂足为点F.(2)根据上面所画的图形,求证:EB=FC.19、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20、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结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连结CQ.(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PA:PB:PC=3:4:5,连结PQ,试判断△PQ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四、探索与应用21、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等式:①AB=AC②AD=AE③∠1=∠2④BD=CE.以其中三个条件为题设,填入已知栏中,一个论断为结论,填入下面求证栏中,使之组成一个真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已知:求证:证明:22、已知:菱形ABCD中(如图),∠A=72°,请设计三种不同的分法,将菱形ABCD分割成四个三角形,使得每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画图工具不限,要求画出分割线段;标出能够说明分法所得三角形内角的度数,没有标出能够说明分法所得三角形内角度数不给分;不要求写出画法,不要求证明)注:两种分法只要有一条分割线段位置不同,就认为是两种不同的分法.分法一:分法二:分法三:23、如图1,已知△ABC中,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