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诗两首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语文诗两首同步练习.docx

九年级语文诗两首同步练习.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0第一课诗两首基础练习一、你是一个专注的倾听者吗?(仔细听材料,朗读三遍,完成答题。)1.分析语言尤其要注意什么?2.什么是意象?3.评价写作技巧要注意哪些方面?4.把握作品思想内容要从哪两方面入手?5.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5字。6.材料中说“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请写出一首这样的唐诗,并注明作者。7.材料中针对意象举例,“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请再举一例,说明某种意象在诗歌中常表达的情感。二、你也能做一个真诚的朗诵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诗歌,就是要在反复的吟诵中入文、入情,在音韵的抑扬顿挫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请你在理解这两首诗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尽量调动内心情感的积淀,朗诵诗歌。提示:《我爱这土地》缓慢,悲愤,激昂,沉郁,坚定。《乡愁》深沉,徐缓,低回,哀婉,如怨如诉。用“/”给下列句子画出停顿;用“•”标出重音;用“J”或“K”分别标出上扬语调或下降语调。例如:1.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K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4.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5.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6.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三、写好字,写准字。有些同学,能够很流利地背诵诗歌,但是提起笔就犯了难----总是有几个字词跟笔尖过不去,老写错。为此,请你认真读课文,注意那些易错的字词,然后关上课本,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词语,再打开课本用心订正。《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的歌唱:这被暴风雨所着的土地,这永远着我们的的河流,这无地吹刮着的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乡愁》:……乡愁是小小的邮票……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四、知人论世。要准确把握思想内容,就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这是“知人”;了解作品写作的社会状况,这是“论世”,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关于作品蕴含的一些深层情感,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请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艾青和《我爱这土地》的写作背景,了解余光中和《乡愁》,尽可能的全面一些。1.艾青和《我爱这土地》:2.余光中和《乡愁》:五、整体感知。1.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表达某种观点,《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乡愁》咏叹了。2.《我爱这土地》升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3.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洁,所以第三节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六、解读意象。抒情是诗歌的写作目的,抒情的方式很多,其共同点就是借助特定的形象表达特定的情感,所以,想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首先就要准确地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例如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一边》,其中的“山”与“海”的形象就不单单指自然界的高山、大海,在此之外还象征了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挫折,美妙奇幻的人生理想。解读课文中两首诗歌的意象,完成下列练习。《我爱这土地》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2.“土地”、“河流”、“风”、“黎明”这都是我所歌唱的对象,作者为分别加了哪些修饰语?根据这些修饰语,请你概括诗人所要歌颂的是什么?3.诗歌中的“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乡愁》4.诗歌把浓浓的乡愁寄托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上?5.诗歌中的几个形象的顺序可不可以前后调换?为什么?6.请注意诗歌中的这些词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看来作者的乡愁也不见得就很深嘛,不然,为什么不用“大大的”、“宽宽的”、“高高的”、“深深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实践与探究一、品读诗歌之美。诗歌是文字的精灵,其中的美妙怎可忽略?我们可以从它的音韵、节奏、用词、形象、构思等等方面品读。请用“《……》美在……。”这个句式写话。例如:《我爱这土地》美在“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写出了鸟儿奉献一切的决心。好!该你来了!《》美在。《》美在。《》美在。《》美在。《》美在。《》美在。二、分析诗歌结构。优秀的诗歌一定会有一个内在节奏,节奏就会表现为诗歌的整体结构,解读诗歌的结构也是读诗的一个有效方法。1.《我爱这土地》只分两节,两节之间是什么关系?2.《乡愁》的四节看上去很整齐,第四节的开头为什么要多出一个“而“字?这四节是并列关系吗?3.阅读下面这首看似前言不搭后语的“颠倒诗“,相信你读完最后一句,就能感慨诗歌表达了。认真刷脸,仔细洗牙,走上台灯,打开房间,走进了门关掉楼梯,脱去被窝,爬进衣服,闭眼睡觉。因为爸爸刚才答应我:周末绝不加班,也不出差,看我和小狗在院子里赛跑。比较《我爱这土地》与这首“颠倒诗”的结构方式,分析归纳两诗结构的相同点,并请你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