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用心爱心专心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学案)[课程标准]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重点]重点为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爆发。[难点]为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期间复杂的政治斗争。一、“史实”——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谈判桌上的较量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抗日战争胜利后,()和()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三大口号,力图通过()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国民党却想独裁。2、重庆谈判目的:国民党为赢得()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戳穿蒋介石()的阴谋。时间、地点:()年8月,重庆。中国共产党谈判代表:(),(),王若飞等。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定《》也就是著名的《》未解决的问题:()民主政权和()的合法地位(二)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三)全面内战的烽火标志:()年6月,国民党军队20万人,向()发起大规模进攻。中共的作战原则:采取“(),()”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结果:粉碎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二、“史识”——深入理解,合作探究知识链接:材料一:我们一方面要尽力争取和平民主,使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推迟全面内战的时间;另一方面必须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有充分认识-------—毛泽东材料二: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召开,蒋介石在政治报告中说:“今日的中心,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问题一: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各采取了怎样的方针?知识链接: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____蒋中正八月十四日问题二: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他打的什么主意?独裁和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那么他为什么现在要摆出和平的姿态?问题三: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泽东该怎么办?这在中共内部引起争论,设想一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观点并说出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前在延安机场合影问题四:假如你是山城的普通人民,看到毛泽东到达重庆,请你表达你的心情,你会对毛泽东说什么?问题五:重庆谈判的焦点是什么?谈判在哪些方面达成了协议?哪些方面没有达成协议?有人认为,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并没有阻止内战爆发,你认为有意义吗?为什么呢?知识链接材料一:比较项目国民党共产党军队430万120万武器装备飞机、大炮、坦克小米加步枪国土占有¾强(大城市)¼弱(小城镇)人口拥有3亿多1.3亿材料二:“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毛泽东问题六:据材料一简单分析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力量的对比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为什么“必须”打败蒋介石?你认为能够打败蒋介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问题七:请你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想一想,怎样才能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三、“史感”——走进历史,感悟反思1.以下人物中,都参加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是()。A.毛泽东B.王若飞C.叶剑英D.周恩来2.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充足的时间部署内战B.加强与民主党派的亲密合作C.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D.揭露蒋介石集团的内战阴谋3、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A.全面内战的爆发B.重点进攻的开始C.第二次国共合作再次破裂D.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4、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西安事变B、签定《双十协定》C、重庆谈判D、转战陕北5、学有所得:通过本课学习,你对中共有何认识?从重庆谈判的过程来看我们应该学习毛泽东的哪些优秀品质?6、世纪回眸:曾经亲密无间,也曾相互猜疑,无奈兄弟阋墙,携手共抗外敌,万众期盼统一。请思考:国共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是哪两次?②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从国共两党的关系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你得出什么结论?感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