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输尿管肿瘤的护理简介简介输尿管肿瘤的主要病因可大致分为五大类:1.原发性肾炎、肾小球肾炎。2.先天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各种先天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等。3.慢性肾脏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4.慢性尿路梗阻:如双侧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肿瘤等。5.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内容介绍病情介绍病情介绍术毕于12:40返回病房,病员神志清楚,测T36.4℃P70次/分R20次/分BP130/76mmHg,病员肾窝、髂窝引流管、导尿管各一根,均引流通畅,右腰部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固定,遵医嘱予对症、止血、补液、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同时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术后第二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遵医嘱予停吸氧及心电监护,现病员未诉不适。护理评估2.身体状况:病员神志清楚,急性病容,言语清晰,饮食、睡眠尚可,目前病情相对平稳。3.辅助检查:CT检查提示右侧输尿管下段内软组织密度影考虑输尿管新生物可能,伴以上层面内右侧输尿管扩张,右肾积水。3.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有社会保险,病员及家属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和适应,有经济承受能力。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患者麻醉苏醒,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正常,右侧肾窝、髂窝血浆引流管各一根均引流通畅,引流出淡红色血性液,保留尿管引流通畅,引流出淡黄色透明尿液。2.康复状况:患者自诉切口处疼痛能耐受,敷料清洁、干燥、固定,无尿路感染、手术切口感染。3.心理及认知状况:对疾病适应,能积极配合治疗,对疾病预后仍有所担心。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3.病情观察及护理:(1)观察患者排尿情况,注意有无血尿,血尿颜色、量及有无血块,注意有无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血尿患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并观察效果。(2)观察患者有无疼痛以及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若患者出现剧烈肾绞痛,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并评估效果。(3)观察患者重要脏器功能情况,有无转移灶的表现及消瘦、乏力、贫血等恶病质。4.术前常规准备:(1)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及心、肺、肝、肾功能检查,对其功能做出判断,评估患者能否耐受手术。(2)术前给予相应的抗生素皮试并记录结果。术后护理1.麻醉术后护理常规: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遵医嘱予以低流量持续吸氧,安置心电监护,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床档保护防坠床,注意有无发热现象,若有,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2.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3.各管道的观察及护理:(1)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2)尿管保持通畅,勿折叠、扭曲、压迫,及时倾倒尿液,保持有效引流,妥善固定于床旁,不可高于耻骨联合。告知患者尿管重要性,切勿自行拔出,观察尿液的颜色,记录24h尿量,观察患者腹部体征,有无腹胀。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尿道口护理两次,引流袋上贴标签注明留置尿管时间及更换引流袋的时间。(3)定时挤捏血浆引流管,使之保持通畅,勿折叠、扭曲、压迫,做好引流的标记,妥善固定,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进行记录,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引流袋位置低于耻骨联合。护理措施5.饮食护理: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补液、能量支持治疗,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进食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同时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达2000ml以上。护理措施7.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1)出血:表现为引流液颜色由暗变红,或量由少变多,伤口敷料持续有新鲜血液渗出,患者脉搏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尿量减少。处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脉搏、血压的变化。保持伤口引流管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应用止血药并评估效果,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输血,应用升压药。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止血,做好术前准备,监测血常规变化。(2)尿瘘:表现为伤口引流增多、进出量有明显差异;伤口敷料可有淡黄色液渗出,创腔引流在术后早期有大量淡血性液,2~3天后仍有淡黄色液体流出,且患者主诉腹胀、腹痛或腰部胀痛。处理:密切观察引流情况,保持创腔及尿管引流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发现尿瘘症状,及时告知医生。(3)气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胸闷、血氧饱和度低。处理: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主诉,若有则考虑气胸的可能,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行X线检查,确诊有无气胸出现。效果评价健康教育3.指导患者积极乐观地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3个月内不宜进行重体力劳动。4.注意保护健侧肾脏的功能,定期复查肾功能,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5.定期复查,告知患者定期复查胸片、B超等,必要时复查膀胱镜,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