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件兽用感舒康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8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年产5万件兽用感舒康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年产5万件兽用感舒康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v第一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年产5万件兽用“感舒康”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项目性质:扩建3、项目承办单位:****市****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4、法人代表:5、项目建设地点:****省****市魏武大道北路6、建设内容及目标为贯彻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市****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建设年产5万件兽用“感舒康”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项目规划建设包括中兽药提取及制剂生产车间等30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1000平方米,产品质检和其它用房800平方米,阴凉仓库1500平方米;购置兽用中药提取设备及年生产纯中药制剂5万件生产线一条,购置产品化验检测仪器,并配套污水处理等辅助工程。项目建成后,年产主导产品兽用中药“感舒康”口服液5万件。7、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31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00万元,生产流动资金500万元,其资金来源:项目单位自筹2900万元,申请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200万元。1.2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1.2.1国内外现状一、中兽医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是开发新药的“金矿”。中兽医药(TraditionalChineseVeteinaryScience),是中国创立的应用自然疗法防治动物疾病和动物保健的综合性兽医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与动物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理论体系的传统兽医学。中兽医学,几千年来为保障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于1000多年前传到国外,对世界兽医学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在当今人类回归自然和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残留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之际,中兽医学更为世界瞩目,因而中兽医学就成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科技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夺目的明珠。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现代技术被广泛利用到中兽医学的研究和应用中,中兽医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的兽药行业掀起了一股“中兽药热”。中兽药优势在于:化学药品、抗生素及激素的毒副作用和抗药性严重困扰着各种疾病的有效防治,尤其是易引起动物产品药物残留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中药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易在肉、蛋、奶等畜产品中产生有害残留,可谓顺应了时代潮流,满足了消费者回归自然、追求绿色食品的愿望。二、中兽药产业的现状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医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目前国内中兽药仅占兽药市场份额的20%左右(主要为散剂),据行业统计表明,每只鸡兽药费用平均为1.5元,每只生猪的平均使用药费为5元。国内每年禽用兽药的交易额在180多亿元左右,猪用兽药的交易额在25亿元左右。再加上草食家畜、渔业等兽药合计为200~250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中兽药的市场容量非常大。随着这些转变和养殖业的日益兴旺,中兽药从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又重新得到了扩展。1.2.2技术发展趋势HYPERLINK"javascript:;"\t"_self"中药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药效的整体性和药源的天然性。西药大多是化学合成的,成分单一,而中药来源于天然,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多种化学成分作用于动物体,往往会产生多元组合效应。与西药相比,中兽药药效慢,副作用少,不会形成对人们身体有害的药物残留。由于中兽药的这一传统优势,中兽药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中兽药正在朝着现代化、国际化以及中西结合的方向发展。1.中兽药的现代化趋势。现代化的中兽药是高效、优质、安全、稳定、质量可控、给药方便、具有现代化剂型而又不失中药特色的新一代动物用药,包括单味、复方及以中药为主的中西结合制剂。在研制现代中兽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LP)、药品临床质量管理规定(GC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定(GMP)等质量标准。目前,国内中兽药制剂的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科技含量不高,剂型粗糙,质量难以控制。近年来,为加快中兽药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中兽药制药行业的整体水平,摆脱过去“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改变“粗、大、黑”的面貌,确保中兽药制剂质量与疗效的稳定,开展中兽药制药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中药进行二次开发,优化中药前处理的技术设备,为中药新剂型的开发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广大兽药企业和相关单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这也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兽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有许多亟待推广和正在研究的中兽药生产技术如超微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