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探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建筑工程高层建筑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泵送混凝土因其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笔者对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原则、操作方法、防止和解决发生事故的技术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施工中的一些建议。关键词: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一、混凝土的泵送原理泵送混凝土是一种粘滞流体物质,它的特性是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滚动,但屈服值不为零。管内混凝土在泵送压力作用下,混凝士内的水泥砂浆向管的外侧滚动,在管壁形成了一薄层屈服剪应力较小的水泥砂浆,它的屈服剪应力要比混凝土的屈服剪应力小得多,于是管内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在管内滚动,这层水泥砂浆就犹如混凝土与管壁之间的润滑剂。二、泵送施工对混凝土标准的要求1、对混凝土质量指标的要求1)强度,控制指标是抗压强度。通过测定混凝土强度,计算平均值、最小值、标准差,检查混凝土质量等以制定强度是否合格。塌落度,反映和异性的指标。2)氯化物总量。氯离子可导致钢筋锈烛,应当严格控制。3)含气量。含气量的多少将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易性,强度,不掺引气的外加剂一般含气量不会超过规定,对掺引气剂的混凝土对含气量要特别注意测试并进行控制。2、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原则泵送混凝土与普通方法施工的混凝土不同,原则上要求混凝土必须具有可泵性,即要求混凝土有较大的坍落度和较好的粘塑性,不泌水离析,混凝土在管道中所受摩阻力小,不产生堵管现象。配制可泵性良好的混凝土应注意下列问题:1)水泥用量应适宜在泵送混凝土中,水泥砂浆起到润滑输送管道和传递压力的作用。水泥用量较少,含浆量不足,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泵送阻力大,泵和输送管摩擦加剧,容易产生阻塞。水泥用量过多,不但不经济,而且水泥水化热过高,对大体积混凝土会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产生温度裂缝,而且混凝土粘性增高,也会增大泵送阻力。因此,应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和顺利泵送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2)泵送混凝土砂率宜适当提高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除直管外,还有锥形管、弯管、软管等。当混凝土拌合物经过锥形管和弯管时,粗细颗粒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此时若砂浆用量不足,就会发生堵塞,所以,泵送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宜适当提高砂率,一般以增大3%~5%为宜。砂率越大,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越好,但骨料的总比表面积大,水泥用量也应相对增加。但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砂率增加,水泥浆比重将相对变少,混凝土拌合物将变稠,流动性反而变差,造成管路阻塞和磨损。泵送混凝土适宜砂率宜控制在40%~50%,宜采用中砂。3)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泵送混凝土以卵石和河砂最为合适,粗骨料应尽可能接近中间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输送管内径1/3,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内径1/2.5,同时还必须满足最大粒经不得超过建筑构件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粗骨料粒经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试验表明,当输送管直径为125mm、150mm时,采用粒径为5~40mm的碎石;直径为100mm时,采用粒径为5~25mm的碎石。砂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3~2.7之间,通过0.315mm筛孔砂不应少于15%,最好能达到20%,这对改善泵送混凝土性能至关重要,否则就可能导致输送管阻塞。4)坍落度不宜过小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宜为80~180mm。坍落度过低,混凝土拌合物较干,泵送时泵机缸体吸入状态不良,泵送阻力增大,宜产生堵管故障;坍落度过大,浆体粘度太小,混凝土宜离析,泵送性差,粗骨料容易在弯管或锥形管处卡住。同时,由于水灰比过大,所浇筑的混凝土蜂窝麻面、干缩裂缝较多,混凝土质量也得不到保证。施工时,泵送高度增加,坍落度要求相对较大一些。5)掺加适量粉煤灰和外加剂泵送混凝土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和泵送剂,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可泵性及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粉煤灰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玻璃珠,能使混凝土拌合物产生均匀微小气泡,其提高混凝土可泵性的效果相当于等量水泥的两倍。泵送剂改善可泵性的实质是增稠或提高水泥的粘度,防止水泥浆在压力下泌水或浆体通过集料内部空隙渗透。泵送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剂》的规定,其品种和掺量应由试验确定,不得任意改变,以免影响混凝土质量。泵送混凝土中适当的含气量可起到润滑作用,对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有利。但含气量太大则会使混凝土强度下降。一般来说,含气量提高1%,混凝土强度下降约6%,故对含气量应加以限制。试验表明,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大于4%,否则,浇筑的混凝土内部就会产生大量孔洞,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三、输送管的选择混凝土输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