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表1各学科课程结构和设置意见学习领域科目必修学分模块说明及开设建议语言与文学语文10必修课程:语文1~5,共5个模块,各2学分,共10学分。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究,共5个系列,每系列下设若干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建议:先按必修模块1~5顺序开设,然后才开设选修。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高一开设必修模块语文1、2、3,分别设在第1、2、4三个学段,第3学段开设选修,可先开设(1)和(2)两个选修系列的模块。高二开设必修模块语文4、5,从稳定教学秩序考虑,可设在第1和第4学段,其余学段开设选修课程,根据学校条件,每学段可设1个到若干个系列的模块供选择。凡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语文必修与选修总学分应达到18学分,文科类考生宜达较高要求,获20~24学分。英语10必修课程:英语1~5,共5个模块,顺序开设,共10学分,修完5个模块,可达毕业(7级)水平。选修课程:系列Ⅰ是顺序选修课程,包括英语6~11,共6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高考要求至少修完模块英语8。系列Ⅱ是任选系列,下分语言知识与技能、语言应用和欣赏三类,每类有若干模块。建议:必修模块英语1~5和选修模块英语6~8,在高一和高二按顺序开设。任选系列Ⅱ中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如英语报刊阅读、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语应用文写作等模块)可在高一开设,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的模块,可在高二和高三任意选修。由于本届学生初、高中教材不衔接,新课标要求有较大幅度提高(如高考要求的词汇量将从现行的2000个提高到3500个),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保证教学质量,英语1~8每模块的学习时间,周课时数可酌情调整。凡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英语必修与选修总学分应达到16~18学分,较高要求宜达到20~24学分。数学数学10必修课程:数学1~5,共5个模块,顺序开设,共10学分。选修模块:有4个系列。系列1:有2个模块,每模块2分,适合文科选用,顺序开设;系列2:有3个模块,每模块2分,适合理科选用,顺序开设;系列3:有6个专题,每专题1分,可不按顺序开设;系列4:有10个专题,每专题1分,可不按顺序开设。凡参加高考的学生,除完成必修学分外,人文方向发展的学生,还应在“系列l”中选修2个模块,在“系列3”中选修任意2个专题,共16学分(希望有较好发展的,还要在“系列4”中任选4个专题,共20学分):理工方向发展的学生,还应在“系列2”中选修3个模块,在“系列3”中选修任意2个专题,在“系列4”中选修任意2个专题,共20学分(希望有较好发展的,还要在“系列4”中再选4个专题,共24学分)。建议:高一至高二第1学段,顺序开设必修模块数学1~5,每学段l模块,每周数学数学10续表4课时。高二从第2学段开始到第4学段,同时开设选修“系列l”和“系列2”,分别供文科方向和理科方向的学生选修(必选)。“系列3”的专题侧重于数学文化,系列4侧重数学研究,这两个选修系列的开设,可有两个方案:(1)“系列3”在高一每周用1课时选讲,2个学段(18课时)完成1个专题,可得1分;“系列4”安排在高二(每周l课时,2个学段完成1个专题)和高三供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选学。(2)高一不开选修,高二每周用1课时选讲“系列3”中两个专题(18课时1个),高三开设“系列4”。两个方案中,推荐采用方案(1),这种安排更能适应将来的高考要求。凡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文科数学必修与选修总学分应达到16~18学分,理科最低要求18学分,较高要求宜达到20~24学分。人文与社会思想政治8必修课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共4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8学分。选修课程:经济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公民道德和伦理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科学思维常识,共6个模块,每模块2学分,共12学分。建议:4个必修模块在高一、高二两年完成,每个模块2学段(即1个学期)完成,每周2课时。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可以开设选修模块,1个选修模块可以每周4课时,1学段完成,也可以每周2课时,2学段完成,两种方式可以根据学校条件灵活采用。按照必修课的学习顺序,目前可先开上述选修模块(1)和(2)。凡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理科政治必修8学分,文科最低要求10学分,较高要求宜达到12学分。历史6必修课程:历史Ⅰ-Ⅲ,共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共6个模块。6个模块采用主题式的“并联”设计,没有学习次序先后之分。建议:考虑目前的师资条件和周课时总数等因素,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