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用文档.撰写工作总结的方法和技巧总结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写好总结是秘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职责,是“笔杆子〞必备的根本功。我在实践中体会到,总结要写好,“三要〞不可少,即情况要清楚,思想要深刻,写作要创新。一、总揽情况总结总结,先总后结,总是总揽情况,结是结晶思想。总的情况要清楚,我的体会是“三要〞。一要“两下功夫〞,弄清“半熟〞情况。很多总结是“给我总结〞,自己的情况当然是清楚的,再扩大一点,写本单位工作总结,情况至少是比拟清楚的。但这种清楚和比拟清楚对于写总结报告来说还只能算个根本清楚,我把它叫做“半熟〞状态,还需要朝着“更加清楚〞的方向“下更深功夫〞。功夫一:“纵、横、大、新〞四遍梳理。“纵〞是从时间上梳理,“横〞是从事件上梳理,“大〞是从大事上梳理,“新〞是从创新〔亮点〕上梳理。“纵横〞梳理是根本梳理,“大新〞梳理是上层梳理,真正要写进总结报告的事情,主要是大的事情和富有创新亮点的事情。功夫二:跳出局外对照比拟。古诗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话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有必要跳出来看一看,请别人说一说,和外面比一比,这样,就更清楚哪些是真正的成绩,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事大哪些事小,哪些当写或不当写。尤其是经验总结和先进材料,一定要比拟,找出“个性事〞、“特色事〞、“独立事〞、“亮点事〞。二要“六听三看三查〞,弄清“陌生〞情况。更多总结是“替人总结〞。我们经常受命去总结某个地方或某个部门的工作,怎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片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摸清楚,变陌生为熟悉,变外行为内?我的体会是多听多看多查。一是“六听〞,即听主要领导宏观讲,听中层干部中观讲,听职工和群众微观讲;听正面的了解成绩,听中间的了解情况,听反面的了解问题。有了前三听情况就有了个“八九不离十〞,加上后三听情况就更加明了清晰。正所谓“兼听那么明,偏听那么暗〞。“六听〞就是全方位去听,意在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情况。二是“三看〞,即看材料、看数据和看现场。看材料包括看综合性材料、看单型材料、看方方面面的材料,有时不妨再看看举报材料。看材料其实是走捷径,写得好的材料是可以剪切粘贴为己所用的,但也容易被牵着走,自己要有判断。看数据包括看年度月度的报表,看一天的原始数据,看一个阶段的数据变化。当前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总结,越来越重视数据这一块,君不见各级政府工作报告,总结部门都用数字在表述。看现场包括看准备了的现场,看随机抽样抽到的现场,有时也要看负面现场。现场最具真实性和生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看现场。三是“三查〞,即查上情,了解上一级直至中央精神;查外情,了解外地经验甚至外国经验;查史情,了解历史情况和开展变化情况。“查三情〞很重要,它决定总结报告对“六听三看〞所获材料的取舍。“六听三看三查〞是弄清情况的综合性过程,是总结工作和调查研究的常规过程,其间并无先后程序之分,也无区划界限之别,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最有效地把情况弄清楚。三要从情况总汇到情况总揽。我理解的情况总汇是“一天说不完〞,情况总揽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明白〞。前者是说情况了解得全面丰富,后者是说情况掌握得准确要害。用两个词形容,前者可以“铺天盖地〞,后者一定“顶天立地〞。前者是根底,后者是升华。总汇需要花功夫,总揽需要有能力,这种能力是从总体上驾驭、从宏观上把握、能够提纲挈领的能力。这是一种高度,是我们经常说的“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而我们有的时候,会困在大量的材料里,“坐拥其中〞走不出来、“陷足里面〞拔不出来。从总汇到总揽须有一个过程,一个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一个培养与成长的过程,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从每一篇总结报告的写作中追求,更须从长期的学与思的过程中养成。二、结晶思想总结,总是事实,是依据,是根底和前提;结是结论,是思想,是本质和规律。总结总结,易总难结,总结的根本特性就在“结〞上面。如何结出思想来?我的体会是“八个坚持〞。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一句话,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这是我们当前任何一项工作总结都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否那么,我们的总结就不会有正确的思想结晶,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偏离主航道,甚至会误入歧途,走向反面。于个人成长、于工作进步、于事业开展都是有害无益的。这是大道理,也是硬道理,还是实道理。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那么。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研究问题“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以事实为依据,是成绩说成绩,是问题说问题,成绩不可夸大,问题不可回避。在实事的根底上求是,求本质求规律。既要“就事论事〞,更要“就事论是〞。实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