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我对南方科技大学及朱清时的看法摘要:一座新生的高校,能否引领守旧不前的中国现行教育体制走出泥潭,一位年迈的校长,能否推进决策者对中国的现行教育制度做出革新,这座高校就是南方科技大学,这位校长叫做朱清时,人们将希望寄托于这个另类的“一加一算式”,希望它能够解答那个让无数中国教育工作者汗颜的“钱学森之问”,一路走来,大家时刻关注,他们能走多远,人们拭目以待。关键词:弯道超车、学术GDP、钱学森之问、自主招生要谈南方科技大学,就必须得谈她的创校校长朱清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提到蔡元培我们就能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北大,然时下的中国高校当中,很难将一所大学和一任校长联系起来,朱清时和他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就是这样一个例外,例外总有例外之处,下面我们就一起谈谈。2011年3月1日,南方科大首届教改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143384.htm"实验班的45名学生入学,这些同学是在当年的高二学生中选拔的,同时这些同学也自愿放弃了参加当年的高考,之所以要在高二学生中选拔,时任南科大创校校长朱清时给出的解释是:高中的课程一般在高二就已经全部结束了,接下来高三为了应试教育而进行的魔鬼似的题海战术不仅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没有提升,反而扼杀这些同学的创造力,这一年,朱清时和他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学的名字开始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同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绕过高考而招生开学被世界权威学术杂志《HYPERLINK"http://zh.wikipedia.org/wiki/科學雜誌"科学杂志》评为2011年3月份的世界重大事件之一。问题来了,人们为何如此的关注这所尚在襁褓之中的大学?接着聊,我们一起试着了解一下南科大的前世今生。2007年3月,深圳市政府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在建校之初深圳地方政府就构想着要将这所大学建成一所在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上都有所革新的大学,在筹建大学的同时他们也进行者校长的人选,地方政府的考虑是先找一位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作为创校校长,再利用这位校长的影响力吸引优秀师资,同时共同商定学校的办学方针。次年7月,深圳市成立了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遴选委员会,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将海选校长的任务委托给一家国际猎头公司并在全球范围内搜寻、接下来再由校长遴选委员会在搜寻的几百人的大名单中评审择优推荐一个候选人名单,再由理事会在候选人选当中投票表决,再将表决结果上报给深圳市政府,最后由市政府下聘书聘用最终人选,有点类似于中国行政特区行政长官的选举,朱清时就是在这样的程序下被推为第一候选人而被全票当选的,2009年9月,深圳市代市长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3590.htm"王荣向朱清时颁发了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聘书,朱清时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经过国际猎头公司全球聘选的高校校长,不是谁都能成为这个第一的,不用说,朱清时是一个牛人,他有着多项研究成果和多个头衔,不过能够全票当选单凭这些显然是不够的。在受聘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行政级别:无)之前,朱清时是被中组部任命的中国科技大学第七任校长(行政级别:副部级),我们知道,自2003年开始,中国高校进行了疯狂的并校扩招,各大高校不惜举债扩建扩招,地方政府也乐此不彼,因为这样可以拉动学校周边的房地产投资,可以创造官员所喜爱的GDP,朱清时和他当时所在的中国科技大学就是一个例外,中国科技大学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高校扩招浪潮下当中唯一一所没有扩招的高校,2008年4月23日,《HYPERLINK"http://zh.wikipedia.org/wiki/南方周末"南方周末》刊发题为“‘高校评估该停了’专访中科大校长朱清时”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进行所谓的本科评估,各大高校为了使评估通过,上下一起,弄虚作假,对评估团更是好吃好喝,好礼相送,于是本科评估成了上面扎扎实实走过场,下面认认真真办假事的闹剧,在这次评估中,朱清时和他当时所在的中国科技大学同样是一个例外,朱清时认为,他无法想象当学生看到他们的的老师在他们面前弄虚作假时的心情,也无法想象这会对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所以朱清时的做法是你们进行你们的评估,我们进行我们的教学。当有人问到他对中科大都有哪些贡献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对中科大主要的贡献,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他也因此被舆论称作“中国最牛大学校长”。接到校长聘书之后,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便注定了与这所新生的大学同甘苦,共患难。2010年10月末,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里,一场以“求答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978502.htm"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议题的首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