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绕口令上楼下楼教案.docx
上传人:是你****枝呀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绕口令上楼下楼教案.docx

大班绕口令上楼下楼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绕口令上楼下楼教案大班绕口令上楼下楼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绕口令上楼下楼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班绕口令上楼下楼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绕口令的主要内容,学习朗诵绕口令。2、能准确发音,不间断地快速朗诵绕口令。3、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活动准备】经验:接触过绕口令。物质:课件;图文结合的图片;相声绕口令视频一段。【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相声绕口令》。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他们在表演什么。1、看了视频,里面的叔叔在表演什么?有什么特点?2、他们表演的是绕口令,那什么是绕口令呢?(说得快的,字音相近的)3、小结:说的快,字或词的音很像,把这些字词放在一起而且说得很快就是绕口令。二、引出绕口令名称。师:你们会说绕口令吗?谁来说一说?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绕口令,我们一起来看看。1、播放图标“上”提问:这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和上相反的是什么?(播放图标“下”)2、播放图标“高楼”提问:这是什么?3、播放图标“上楼下楼”提问:把几个图标放在一起应该怎么念?4、小结:我们今天学的绕口令就叫《上楼下楼》。三、理解并学习绕口令。1、播放课件“一个人”、“许多人”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人)这么多人在一起我们可以叫他们什么?(许多人)2、播放课件“许多人上楼”提问:这么多人在干什么?(学说:许多人上楼)3、“许多人下楼”同上。4、播放课件“楼上的人下楼”提问:这一句有点难,谁能看懂并说一说。(集体学说:楼上的人下楼)5、播放课件“楼下的人上楼”提问:这一句应该怎么说呢?这一句和前面一句是相反。6、播放课件“有的上楼不下楼”师:这一句也有点难度,谁想来说一说?(集体根据图标学说:有的上楼不下楼)7、“有的下楼不上楼”方法同上。8、看图标学习“上上下下,下下上上”。9、播放“晕”的头像师:它怎么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个读晕。10、播放最后一句图标师:最后一句比较难,是“唉,简直忙晕了头。”为什么会忙晕了头啊?四、完整朗诵。1、出示完整图片。师:我们一起完整地把绕口令来念一遍,老师的手做指挥棒。2、分组练习。师: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拿一张图文结合图一起念一念。3、请个别组上来表演。4、提要求朗诵:(1)老师教你们一个本领,如果要念得更好,就要保持一致的速度,再一起来念一遍。(2)要念好绕口令一遍是不够的,一定要多练习,老师来念一遍你们听听。(3)老师要带一群小朋友去参加达人秀,你们想去吗?想去就要多练习。五、互动活动。1、和客人老师比一比。2、客人老师先念,再幼儿念。绕口令《上楼下楼》有一幢高楼,很多人上楼,很多人下楼。楼上的人下楼,楼下的人上楼。有的上楼不下楼,有的下楼不上楼,有的下楼又上楼,有的上楼又下楼,上上下下,又上又下,简直忙昏了头!活动反思: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年龄幼儿,活动的选材新颖,来源于生活,以图结合汉字的形式以及分角色接应朗读,看着图普就能很顺口的读出来。让幼儿很快理解了什么是绕口令,也了解了绕口令的意义,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用这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大班绕口令上楼下楼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图谱的方式学念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特点。2、在游戏表演中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融合目标:初步感受绕口令的朗诵形式,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活动重点:通过自主阅读图谱的方式学念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特点。活动难点:读出绕口令的节奏,探索把绕口令念得快的方法。环境与材料创设:教学PPT,教室周围事先贴好《上楼下楼》的绕口令。活动课时:1课时设计思路:一、选材的思考:【我看到的】自由活动的时候,小朋友们围着朱佳颖在听她念儿歌。平时很普通的儿歌怎么会引起这么多小朋友的兴趣呢?好奇心促使我过去一探究竟。原来朱佳颖在念"扁担宽、板凳长"、"打醋买布"的绕口令。大家都觉得绕口令很有趣,跟着朱佳颖也想学一学。【我想到的】绕口令作为我们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化传承至今,但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接触这样的语言艺术,既然孩子们这么兴趣高涨想要学习,为何不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我国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于是,我设计了此次绕口令的活动。二、活动价值分析:"绕口令"是有意识地将一些声、韵、调极易混同的字交叉重叠编成句子加以组合,形成一种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绕口令对幼儿期孩子的语言及思维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能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