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管理学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doc

管理学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理学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管理学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本课程围绕着“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其组织”,系统讲授管理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的真谛、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管理者的职责和素质要求、管理思想的演变,决策及其过程;目标及其确定、计划及其制订、组织设计、权力配置、领导艺术、沟通技巧、激励原理、控制基础等。您想生活美满幸福、事业飞黄腾达吗?——请学管理学!您想生活美满幸福、事业飞黄腾达吗?——请学管理学!请学管理学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掌握管理基础知识,并能初步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自身管理问题,分析和解释组织管理问题。要求能够:阅读一定数量的管理学经典原著;陈述管理学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解释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再现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大致知道各项管理工作中一些常用的方法。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基础篇课程介绍(管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教学内容和安排、考试和学习要求)管理的真谛(学时)一、管理的真谛(6学时)1、导入:管理问题--如何协调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与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2、讨论:各种可能的协调方法3、讲解:管理产生的原因(各种协调手段的适用条件、管理发展的历史)4、总结:管理是其中的一种手段、管理功能课后小组作业:“合作为什么会产生裂痕”中的如何对待规章制度讨论?5、提问和讲解:管理好坏的标准--效率与效益6、讲解:管理手段--管理职能7、讲解:管理学科性质、管理学学习方式8、讲解: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三招9、综合案例分析:如何对待规章制度?(章后案例一部分)课后小组作业:管理问题--谁应该对此承担责任?管理者的职责(学时)二、管理者的职责(3学时)1、作业交流:谁应该对此承担责任?12、讲解:管理者的产生:组织及其功能、自然人与组织人、组织分工3、讲解:管理者及其职责:特征、分类、职责4、讨论:管理者与环境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当管理者没有达成既定绩效时,应如何来解释没有达成绩效的原因?5、讲解:管理万能论、管理无能论、管理环境的构成、管理者与环境关系6、总结:管理者的根本任务和责任课后小组作业:根据管理者的职责,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要成为管理者,最需要注重培养的是什么?管理者的素质(学时)三、管理者的素质(3学时)1、作业交流,列举素质要求:高层、中层、基层;最缺乏的部分2、讲解:管理者应有的素质构成(品质、能力、知识结构)——管理者的品质:事业性、进取精神(讨论:应该树立怎样的竞争观念)、奉献精神(讨论:如何对待荣誉)、言行一致、融于集体——管理者的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者的知识结构: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科学技术3、讨论:应该如何来培养这些素质?课后小组作业:阅读雷恩著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并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了解其中一名著名管理学家的生平和主要贡献,形成介绍稿学时)四、管理思想的演变(3学时)1、图示:西方管理思想发展过程2、介绍:各种不同流派思想(中间由同学展示相关的管理学家的简介材料)课后小组作业:查找和阅读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一篇管理经典原著,形成该论著的简介文稿(可参阅张纲主编的《管理学基础文献选读》)世纪的管理(学时)五、21世纪的管理(3学时)1、讲解:中国管理现状2、面对的新环境:变化(讨论题:21世纪与20世纪最大的不同是什么?)3、所需要的对策:学习和创新4、管理发展趋势:新理论(相应的由同学展示其收集的新理论简介)课后小组作业:管理问题--读研究生、就业还是出国?决策及其过程(学时)六、决策及其过程(6学时)21、作业交流:读研究生、就业还是出国?2、讲解:科学决策的基本观点3、讲解:理性决策过程课后小组实践:综合练习----商业贸易决策模拟练习4、现场模拟练习5、交流练习过程和结果,对此进行讨论6、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率:影响因素、决策方法、决策技巧课后个人作业:临终反思技能篇目标及其确定(学时)七、目标及其确定(3学时)1、讨论:你的长期、中期、近期目标是什么?2、讲解:目标及其作用:登山理论3、如何确定目标:认识自我__作业交流:临终反思确定原则和方法:四大原则和SMART要求课后小组作业:列举平时做书面计划或不做书面计划的理由。课后个人实践:按章后管理综合练习提示,学习制定个人目标计划及其制订(学时)八、计划及其制订(3学时)1、讨论:如何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2、讲解:计划与计划工作3、作业交流:为什么不做计划?讲解为什么要做计划4、归纳总结:为什么要做计划—计划的重要性5、如何制订计划:计划的要素、计划的形式和内容6、时间管理要点个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