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mm****酱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考试试题.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考试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对其中三个诸侯国分别采取引水淹城、离间计、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等策略,这三国对应的是A.魏国、赵国、楚国B.赵国、楚国、韩国C.韩国、魏国、赵国D.楚国、魏国、韩国2.有关“焚书坑儒”一事,唐人司空图在《铭秦坑》中认为:“秦术戾儒,厥民斯酷。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数百年后的明人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由此可见,关于历史评论A.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的原则B.越接近事件发生的评价越符合事件的本来面目C.须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D.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3.学者向达说:“李唐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当时的长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之好:服饰、饮食、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及社会各方面,隐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这反映出当时①唐承隋制,发展创新②仿照土族,崇尚奢靡③民族交融,中外交流④开明开放,兼收并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这反映了唐太宗A.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B.君主应该接纳臣民的谏议C.认为君主是国家治理根本D.充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5.《新唐书.地理志》提到:“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着于令式。”据此可知①羁縻府州成为唐朝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②唐朝初年,少数民族经常骚扰唐朝边境③中央专设鸿胪寺处理边疆民族事务④羁縻府州通常由都督府、都护府负责节制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6.中国古代一位帝王自我评价道:“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下列史实中,直接支持这一评价的有①轻徭薄赋,慎用刑罚②设安西都护府③回赠东罗马使者物品④册封章嘉活佛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7.下图为“康熙时期的重要军事行动”,按照相关军事行动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8.史学家戴逸论述:“汉唐宋明均以关内富庶之区为立足点,北筑长城,抵拒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而康熙不同……不以长城为内外之界,而是平定青海,安抚西域,驻兵于乌里雅苏台和巴里坤、哈密一带。”对康熙皇帝上述作为的评价,正确的是A.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B.为清兵南下统一中原扫清道路C.放弃长城使北方地区战事频繁D.大规模用兵导致清朝财力衰竭9.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术(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前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①避暑②练兵③围猎④处理民族事务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孔子的表述与史实相悖的是①注重以“六艺”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②曾官至司寇但因试图加强君权等而遭到失败③编定《诗经)、《春秋》、《论语》等典籍④主张以“仁”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孔子开创儒家思想的同时也兴办私学,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下列关于孔子兴办私学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B.为古代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C.保证了中国文化连续不断的发展D.由此被人誉为“散步的哲学家”12.人的本质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有思想家主张“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他是A.苏格拉底B.西塞罗C.亚里士多德D.伏尔泰13.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个自然界,最低级的是矿物,位于矿物之上的是植物,位于植物之上的是动物,人类处于最高级。他将人类社会的各个阶级与自然界的各个等级相对应,从而证明,人类划分为天生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