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作为惯性量度的质量实证科学理论只是人类认识表象世界的形式。这些形式因为符合我们的经验,所以,成为“客观规律”。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的第三个定义界定了物质的固有的力:“惯性”或“惯性力”,并指出“这个力的大小总是正比于物体的物质的量”。由此可见,物质的量是物质惯性大小的度量。欧勒的观点,直接度量出来的就是物质的惯性质量,惯性的大小等于物质的量。任何惯性的大小都可以通过度量质量而得到确切值。质量的第二种定义就是惯性大小的度量。这种用惯性大小来定义的质量被成为惯性质量。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计算惯性质量的具体公式F=dp/dt,当物体运动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时,质量是一个与运动速度无关的常量,因此可以得到F=m(dv/dt)=ma,其中m就是物体的惯性质量,即物体惯性的度量。引力来源于“惯性原理”前面已说过,它和宇宙间的四种作用力一样,都是“惯性原理”的不同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引力实际上是惯性原理下的感知表象,是逆睹事物本质的主观感觉,是客观反馈给主观,主观有赋予客观的认识形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力的大小与本身的质量m有关。据此可以得出质量的第三种定义:质量是引力大小的度量。这种质量后来被叫做引力质量。引力质量由引力定义,或者引力由惯性质量定义。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同一性: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是主体认识从物质两个不同方面得出的结论,牛顿在研究中一直把这两种质量不做区分。可见,从实验角度能够确认任何一个物体的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是相等的。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由于参考系的加速运动所形成的引力场,与静止物体产生的引力场相类比,从而可以认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即所谓的弱等效原理。爱因斯坦从这一原理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他根据这一原理深入地研究里黎曼空间的性质和规律,得出了爱因斯坦方程。在广义相对论中,只用一种质量来描述物体就可以了,也就是引起时空弯曲的原因是质量,引力不过是在弯曲时空中的一种表现,从而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本质的一致性就得到了解释。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在哲学上归结为来自同一个源头:“自然而然的道”,即本体的“惯性原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既有状态的性质。所谓时空弯曲不过是事物固有的自然状态。一块石头躺在地球上(同时地球拥有它),这是它的既有状态,我们要改变它,就需要给他施加一个力,比如向上掷抛,当这个力较小时,它会自动恢复到原有状态,落回地面;当施加的力足够大,以至于达到一定的宇宙速度,它就会脱离地球“引力”(引力在本质上就是惯性的量度),甚至飞离太阳系、银河系。石头越大改变它既有状态就越困难(你让地球失去的越多你就越困难)。所以,质量本质上就是“惯性的量度”,即改变既有自然状态的量度。上面谈到“引力”,引力只是人的一种幻觉,似乎地心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实际上它并不存在,它在本质上是地球或物体对既有结构状态的保持。再比如“弹力”,这也是一种幻觉,弹力在其本质上也是物体对既有状态的保持,我们对弓箭施加一个力,它有回归既有状态的趋向性,所以就好像存在一个弹力。当我们施加足够大的力时,物体就会发生弹性形变,就会折断。自然界所谓四种基本的力:强力、弱力、引力、电磁力都可以归结为哲学的“惯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