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科毕业论文心思缜密林妹妹—论《红楼梦》林黛玉之小性儿.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汉语专科毕业论文心思缜密林妹妹—论《红楼梦》林黛玉之小性儿.doc

汉语专科毕业论文心思缜密林妹妹—论《红楼梦》林黛玉之小性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心思缜密“林妹妹”——论《红楼梦》林黛玉之“小性儿”作者段艳辉专业汉语言文学准考证号112103200032成绩工作单位漯河市舞阳县马村乡小学职称职务小学一级教师邮编462411联系电话13903957501完成时间2008年9月心思缜密“林妹妹”——论《红楼梦》林黛玉之“小性儿”段艳辉内容摘要:林黛玉,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人常称之为“林妹妹”。林黛玉成为中国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典型形象,与作者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密切相关。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也最为世人所公认的就是那所谓的“小性儿”,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小性儿”的背后,隐藏的是她那颗敏感自尊,追求真爱的心,林黛玉的“小性儿”其实是她的恋爱之心绾合身世之感的细致表征,是她“心思缜密”的表现。关键词林黛玉“小性儿”心思缜密林黛玉是《红楼梦》作者用心血煎成的“宠儿”,也是红楼世界中的“骄子”:她是外祖母的“心肝肉”,是男主人公贾宝玉魂牵梦萦的林妹妹,是大观园中女儿国中的翘楚,是诗社中的头牌“诗翁”。假如仅止于此,林黛玉仍不足成为中国文学人物长廊中璀璨的巨星,不会令无数读者为之迷狂,为之争论,也不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的现象,林黛玉形象之所以如蒙娜丽莎之笑那样美不胜收又义韵千叠,与曹雪芹刻画出了人物性格特点——“小性儿”密切相关。敏感多疑为自尊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意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第三回)[1]正反映了她种强烈的自尊心,林黛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曾“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第三回)而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子”,因而显的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众人面前受损。可以说,林黛玉就是带着这样一颗强烈的自尊心来到贾府的,明白这点,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那些被人视之为“小性儿”的事情,都是和她的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相关的。就象一根绷的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无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的颤动起来。由于黛玉自尊心强,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景,使她变的非常的敏感。一天夜晚,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拒不开门,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的怔在门外,欲要发作,又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正是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黛玉却认为是在骂已,竞气的昏厥过去,别人开一句玩笑,她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看起来,她确是个“小性儿”,但是,我们想到她的身世处境,想到她的极强的自尊心,不是觉的这是非常自然的吗?在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贾元春归省庆元宵”中,写宝玉一时高兴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众小厮们。林黛玉知道后,以为自己送给他的“荷包”也给小厮们拿走了,就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完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出来就绞”。后来宝玉跟她解释过后,她也知道了那“荷包”宝玉珍藏在怀里,可还是生气,当宝玉向她赔不是时,她还边哭边说:“你不用同我好一阵子歹一阵子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最后禁不住要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赔不是。咋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是太“小性儿”了,简直有些无理取闹的架势,但只要细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小性儿”后面,遮住的正是她的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要求爱情专一、要求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的强烈的自尊心,是这种强烈自尊心的表现。二、追求真爱成“痴颦”就像真理越过一步就是谬误一样,灵慧聪颖使用不妥当或过了头,便会有诸多负面作用。林黛玉六岁丧母来到贾府,虽然有外祖母万般怜爱做保护伞,但寄人篱下之感挥之不去。她以写母亲贾敏之“敏”减笔的聪敏心体会着“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的贾府人事,(第七十一回)极力保持着孤危自我的骄傲与自尊。这样,她的诗人气质与敏感便孵化出了“小性儿”的“多心”,《红楼梦》前五十回多处展示了这一点。这体现在日常一般事件之中,如周瑞家的送宫花: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