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东平煤矿30万吨整合项目环评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龙东平煤矿30万吨整合项目环评评价报告书.doc

安龙东平煤矿30万吨整合项目环评评价报告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龙东平煤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安龙东平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建设地点位于安龙县戈塘镇,矿井设计可采储量506.1万t,服务年限12.5a。目前本项目环评报告书已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完成,该报告书简本现已在本网公示,供关心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参阅。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项目的建设或相关环境问题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或书信等将您对本报告书简本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告知我们。评价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177(8号)联系电话:023-68725603邮政编码:400016公告有效期限:本公告公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安龙东平煤矿30万t/a(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13年1月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安龙东平煤矿;(2)建设规模:30万t/a;(3)建设地点:安龙县戈塘镇;(4)建设性质:整合;(5)产品方案:矿井原煤主要销往黔西南州九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后统一销往贵州兴义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工程简况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等六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2006]201号),东平煤矿由原戈塘大坝煤矿(3万t/a)和原戈塘洪胜煤矿(9万t/a)整合而成。井田面积2.9208km2,开采深度1450m至1000m标高。矿井范围内涉及可采煤层3层,分别是17号、22号和25号煤层。项目总投资14780.25万元,其中环保工程投资439.95万元,占矿井建设总投资的2.98%。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东平煤矿原整合设计规模为15万t/a,设计新建工业场地,新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并已对井筒进行施工,15万t/a生产系统未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也未进行生产。后生产规模调整为30万t/a,变更设计将利用15万t/a时新建的工业场地,以及新建的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矿井15万t/a生产规模新建的井筒是参照30万t/a的生产规模进行配置的,目前的井筒经改造后可以满足30万t/a生产规模的要求)。原有煤矿设施设备全部拆除不利用,地面设施全部新建。根据矿井划定开采标高、煤层的赋存条件及矿井开拓布置,设计全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开采,水平标高分别为+1250m、+1150m、+1000m。全井田划分为5个采区开采,即17号煤层1个采区(三采区);22号煤层2个采区(+1250m水平标高以上为一采区,以下为二采区);25号煤层2个采区(+1150m水平标高以上为四采区,以下为五采区)。采区内煤层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工业场地配套地面生产系统及行政福利设施等,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位于工业场地北侧。原煤运往主要销往黔西南州九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后统一销往贵州兴义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煤矸石销往贵州鑫华建材有限公司鑫华水泥厂用作制作水泥的原料。矿井生产用水来自处理后的矿井水;生活用水取自工业场地东南侧约660m处的Q1泉点泉水;矿井设计采用DZL2-1.25-AⅡ型卧式链条炉排蒸汽锅炉1台向全矿供热,采用高效湿式脱硫除尘器处理烟气处理达标后经30m高的烟囱达标排放。后期待瓦斯电站运行稳定后,利用瓦斯发电余热供热;采用双回路供电,分别引自35kV大坝变电站不同母线段。通过污染物排放核算,项目建成后最终排放废水730.06m3/d,受纳水体为大坝小溪;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储煤场、矸石堆场、原煤装车点、装卸点、煤炭运输道路产生的粉尘等;主要噪声有矿井通风机噪声、坑木加工房噪声、机修车间噪声、空压机站噪声、筛分间噪声、瓦斯抽放站噪声、交通运输车辆噪声以及泵类产生的噪声等;主要固体废物有煤矸石、锅炉炉(灰)渣、矿井处理站煤泥、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等。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环境(1)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工况仓储用地、住宅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6种类型,并以耕地和林地为主,目前整个评价区内生态系统较稳定。(2)评价区属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属黔西北高原山地常绿栎林云南松林漆树及核桃林地区,原生植被已不存在,被次生植被(灌木)和人工植被(旱地植被、人工林木等)所代替。(3)评价区内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水稻土和石灰土、紫色土等。(4)评价区为轻度侵蚀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中、强度侵蚀区多发生坡耕地地区。本评价区为典型的农业与林地生态环境,区内生态系统由于受人类活动长期影响,在依赖于自然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目前农业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环境质量整体尚好。区域受人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