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初一生物下学期实验报告名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祁东县灵官镇中学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单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实验名称实验一: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提出问题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作出假设食物中含有能量设计实验实验目的使用简易的燃烧装置,测定花生米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实验用具锥形瓶(100ml)、量筒(50ml)、解剖针、酒精灯、干燥花生米(质量用天平测量好)、天平、温度计、试管夹、带孔橡皮塞、减少能量散失的简易装置实验过程1、准备好能量散失的简易装置,天平称出花生米质量2用量筒取50毫升水倒入锥形瓶内,并放入固定好的温度计(注意温度计的下端要进入水中,不能直接接触瓶底),测定并记录水的温度T1,3、取花生米插在解剖针上,用酒精灯点燃后迅速移至锥形瓶下方。4、待花生米完全燃烧后,测定并记录锥形瓶内的水温T2。5、天平称出花生米燃烧后的质量6、重复步骤2至5,再做2次。预期结果实验较成功完成实验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记录1、准备好能量散失的简易装置,天平称出花生米质量2用量筒取50毫升水倒入锥形瓶内,并放入固定好的温度计(注意温度计的下端要进入水中,不能直接接触瓶底),测定并记录水的温度T1,3、取花生米插在解剖针上,用酒精灯点燃后迅速移至锥形瓶下方。4、待花生米完全燃烧后,测定并记录锥形瓶内的水温T2水的体积燃烧前水温T1燃烧后水温T2温度的改变(℃)释放的能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讨论交流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样做?祁东县灵官镇中学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单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实验名称实验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如果是这样,他们各自有什么作用?馒头为什么会甜呢?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带有甜味的麦芽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牙齿的咀嚼将馒头嚼碎,舌的搅拌使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混合。设计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人体基本消化过程实验用具馒头块(三小块等大、试管(三支)、烧杯(三个)、盛唾液的小烧杯、滴管、温度计、石棉网、三脚架、碘液、小刀、小木板实验过程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之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预期结果实验较成功完成实验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记录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并震荡试管;将B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注入2ml清水并震荡试管;将C馒头放入(3)号试管,不震荡。分析实验现象,(1)号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说明试管中已经没有淀粉,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麦芽糖没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所以滴入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和馒头碎屑,水没有消化淀粉的作用,因此,滴入碘液后,馒头碎屑中淀粉遇碘变成蓝色。(3)号试管中只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馒头与唾液的接触不充分,只有部分淀粉被分解。实验结论说明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因为上述活动模拟了消化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1)号试管中的馒头接触到了足量的唾液,并被消化。讨论交流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祁东县灵官镇中学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单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实验名称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目的1、识别红细胞与白细胞。2、理解血液是红色的原因实验用具显微镜、人血涂片、纱布。实验过程第一步:取镜对光第二步:放置人血涂片第三步:镜筒下降第四步:观察第五步:整理器材预期结果实验较成功完成实验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记录第一步:取镜对光第二步:放置人血涂片第三步:镜筒下降第四步:观察第五步:整理器材第一步:取镜对光1、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