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用户精华).docx
上传人:爱欢****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用户精华).docx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_15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有关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集合六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对语音的敏感性,感受中国语言词汇的丰富性。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若干张纸,有各种图案的卡片。活动过程:一、游戏:词语开花教师说出一个词语,请幼儿说出许多个与教师的词语有相同字的词语,并感受这些词语中,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字,这个字我们叫它“幸运字”。二、寻找幸运字1、幼儿从黑板上的许多画有图案的.卡片中寻找出含有教师制定的幸运字的卡片。2、幼儿分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商讨,从老师提供的四张卡片中寻找出幸运字,并请其他组的幼儿猜一猜自己组的幸运字。三、游戏:找朋友幼儿每人一张卡片,寻找持有与自己拥有相同幸运字的卡片小朋友做朋友,朋友可以是二人、三人或更多人。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乐意观察画面内容,感受作品内容的童趣。2、尝试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3、能一页一页地翻阅图书。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活动准备:幼儿用书、课件、大书(教师用)活动过程:一、设疑导入,引发阅读兴趣师:有一个宝宝,他的好多东西都不见了,会去哪儿呢?我们一起听听宝宝是怎么说的。二、利用幻灯片,引导幼儿分句感受散文诗内容的童趣1.师:我的帽子不见了,帽子会去哪里了?(请幼儿猜想)听宝宝是怎么说的:我的帽子不见了……它是不是变成了鸟宝宝的摇篮?你们知道鸟宝宝的摇篮吗?教师小结:鸟宝宝在鸟窝里,树枝轻轻地摇,鸟窝就像摇篮一样轻轻地摇着鸟宝宝,舒服极了。2.师:我们接着听师:我的手帕不见了,它又会去哪儿呢?(幼儿猜想)之后出现图片听听宝宝怎么说:我的'手帕不见了……它会变成青蛙的船帆吗?师:你见过船帆?你们知道船帆有什么用吗?(幼儿已知经验)小结:青蛙的小船上有了船帆,就可以快快的在海上行走。3.宝宝又说:我的纽扣不见了,纽扣会变成什么呢?(幼儿简单猜想)后出示图片听宝宝说:我的纽扣不见了……他会变成星星飞上天吗?依次欣赏每句散文诗三、利用大图书,感受、理解散文诗内容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看的图书的内容,名字叫《不见了》1.出示大图书,教师一边翻书,一边朗读(教师朗读要注意语气和神态)师:你们听到,宝宝的什么不见了(幼儿回忆)(帽子、手帕、小熊发卡等)宝宝的帽子不见了,他猜想可能会变成什么?宝宝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2.宝宝的手帕不见了,他是怎么想的?依次理解每句散文诗四、师幼完整阅读图书幼儿跟着老师边看书边朗读,并用手指相应的画面。师:我们今天看的这本书名字叫《不见了》,这三个字宝宝和小朋友捉迷藏,他们都藏在书里面了,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好吗?活动反思:大部分孩子能够完成散文诗的教学目标,但教授中让孩子接受的新经验不宜过多,应在课前让幼儿对某些知识有所了解。对于散文诗中疑问句阅读的神态和语气都应加强,并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3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懂得长大了要多做积极有益的事情。2、感受“子”字儿个富有韵律的特点,学习平、翘舌音。活动难点:学习平、翘舌音。难点剖析:作为大班幼儿,语言的发展能力大大提升,除了能完整的朗诵儿歌外,还加入了平、翘舌音的学习。在这首儿歌中,“子”字的平舌音与其他平、翘舌音的区别和发声方法,能准确到位的念准字音。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磁带、录音机、字卡等等。活动过程:教学策略创意说明一、使用幼儿用书,幼儿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进行描述。二、学习儿歌1、教师朗诵儿歌,边提问边理解。2、教师配上快板念儿歌。3、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重点练习平、翘舌音。三、教师续编儿歌,激发幼儿争做好孩子的积极性。说说自己做过那些积极有益的事情,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内容巧妙的续编“子”字儿歌。在此次活动中我加入了快板的形式,将快板和儿歌相结合。独特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活动的时间还有多的话,我们还可以加入快板欣赏,让幼儿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儿歌,在幼儿欣赏儿歌的同时,教师着重将韵脚的自发音加重,让幼儿自己发现了儿歌的特点。两遍欣赏后,不少幼儿都发现了押韵的特点,而且对“子”字的韵脚非常感兴趣,就是因为有了韵律,幼儿学起来就十分容易了,兴趣也很足。教师在以后的几遍加入了快板的“伴奏”,幼儿这首儿歌时有节奏的`,加入快板后,节奏感更强,幼儿的兴趣更强了,也让幼儿自己打快板自己念儿歌,气氛很活跃,学习效果也很理想。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幼儿对“子”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