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案例——信任造就有效管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学管理案例——信任造就有效管理.doc

教学管理案例——信任造就有效管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管理案例】信任造就有效芾?/b>Tjf1002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有一句名言:“教育必须从了解人心入手。”只有了解人,才能教育人。只有信任人,才能造就有效管理。学校中的师生之间需要信任,领导和教师之间更需要信任。而领导要让教师信赖,就须真诚地做教师的朋友,这样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创造出有效的教育教学。案例:暑假开学后的一天下午,来了几位家长,点名要找校长。。刚好校长参加教育局一个会议。我接待了他们,问明情况之后,心里感到问题挺棘手。原来,几位家长的孩子在一个班级,该班班主任,是从未做过班主任的青年教师,虽年轻有活力,但毕竟经验很少。班主任在家长心目中出现了“信任危机”。几位家长联合起来,坚决要求给孩子换班主任,“若不给换的话,我们就把孩子转走!。”这可怎么办?莫非教师出错了?体罚学生了?乱收费了?我胡乱地犯嘀咕。可是,我还是决定先听。“各位家长不要着急,先说说你们要求撤换这位老师的理由,好不好?”几位家长你一言我一语,措辞都很激烈。“你们说的情况我还要和班主任交流一下!。我听完了,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一大半了。主要是说,该教师为加强班级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而几位家长的孩子原来都是班集体的班干部。实施新制度后,班干部定期轮换。几位班干部同时“下岗”。孩子回家后,觉得受了“委屈”,家长的火就来了。凭我对教师的了解,这青年教师不会“犯众怒”。也许是家长对教师的管理模式不了解,不理解,不放心。哦,原来是沟通和信任的问题。我想起了人们常说的“用人不疑”。我决定继续相信这名青年教师。于是,我把这名教师的简历、她的奉献爱心、为人师表的精神,她的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在家长面前详细介绍了一番。家长的态度有所好转,不过还是半信半疑。见家长态度缓和了,“人怕见面”,我决定找这名教师与家长交流一下自己班级管理的做法,取得家长的支持。由我牵头,第二天该班召开了家长座谈会。看到一个个家长频频点头,我和班主任老师都露出了笑容。(此期间,我还专门向班主任老师为自己的“犯嘀咕”而道了歉)事后,这名教师逢人便说,学校领导的信任让我从事教育教学的信心更足了,劲头更大了!这位教师第二年被评为了优秀班主任。是啊,一点点本来哪个学校领导该做的、都会做的一点小事,教师就感到了很温暖。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尊重和信任,信任造就了他们的有效教育教学。评析:学校教学管理是“三分管理七分情”。作为教学领导,需要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化、激励、信任教师,经常与教师沟通,经常让教师与同事和家长沟通,通过教学领导的情感与智慧作用于教师,营造出富有浓郁的人情味和有利于保持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外在环境,激发被管理者的潜能,让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享受到来自工作的快乐,才能刺激和激发教师内部巨大的潜能。事情不大,每位领导都会处理,而且可能比当事人处理的更好。但本案例提示的是:无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无失误乃至错误,要完全相信教师。相信他们的人格、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