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故事》说课稿.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争论的故事》说课稿.doc

《争论的故事》说课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课文《争论的故事》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课文通过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机会,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我所受内容为第一课时,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词,理清课文思路的同时,重点抓住兄弟俩争论的论点——大雁是烤的好吃,还是煮的好吃,品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等词语。2、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和文中的关键词语;注意本课的标点符号(双引号、单引号)。B、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学习人物对话;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兄弟俩争论的论点——大雁是烤的好吃,还是煮的好吃,品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难点:文中重点词语“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等采用不同的方法,要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争论的故事》,运用多媒体展示关键的画面,帮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二、说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进取精神。1、情境教学法:在学习课文的三自然段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兄弟俩怎样围绕烤和煮展开争论?争论了几次?2、直观教学法:为了帮助学复述故事,运用多媒体展示关键的画面,降低难度。3、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同时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三、说学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书、品味、揣摩”的方法学习课文。运用练习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学生伸出手跟老师一起书写)2、揭示课题:你知道“争论”师什么意思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争论的故事。3、齐读课题4、围绕课题提问题:看来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效果(1)课件出示词语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的读如:指名读、找小老师读、齐读让学生充分认识本课的生字词,难点词语要重点指导。(2)开火车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盛老师讲故事?哪几个自然段写大家听后的感受想?默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也可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所以这个环节我设计了默读。(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3)教师鼓励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看课文四自然段末尾处的标点,与5自然段末尾处的标点有什么不同?三、品读故事学习人物对话1、故事中,谁和谁在为什么事争论?他们是怎么争论的?(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读1—5自然段,想一想,谁和谁在为什么事在争论?他们是怎样争论的?(自由读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的阅读方式,之所以在这里安排自由环节,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2)交流:谁和谁在争论?为什么事争论?板书:射大雁冲饥2、揣摩人物心理,学习人物对话(1)课件出示兄弟俩的对话,教师引导读哥哥和弟弟的对话: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再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将兄弟俩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抓住论点,切入主题,让学生抓住人物对话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结合起来,反复诵读,让学生在对话朗读中知道他们争论的焦点就是:是煮着吃,还烤着吃。板书:争煮、烤。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真正体验朗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口语表达能力。)(2)联系上下文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等词的意思。如:哥哥同意弟弟的看法吗?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理解“不以为然”;他们唇枪舌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谁也说服不了谁,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说明他们的争论没有停止?理解“争论不休”。3、引导读4、5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果。故事结果学生不难理解,这个环节的设计以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板书:看飞了)美味的大雁谁也没有吃到。4、全文总结: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冲饥,射下来后是煮着吃还是烤着吃,让他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