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pdf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一)万堤口小学常海鸥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万堤口小学常海鸥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收集了一些成语。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把它们表示出来。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半壁江山,一石二鸟,千钧一发。同学们,我们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对,都是百分数。让我们复习一下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2、为了更好的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一: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3、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4、你知道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吗?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3、全班汇报,由于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4、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图上看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几指的增加了谁的百分之几?是谁和谁比?通得讨论得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5、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6、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增加的部分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单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活动三:理解减少百分之几1.把这50立方厘米的冰,再化成45立方厘米的水,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百分之几?是11%吗?(板书50立方厘米的冰——45立方厘米的水,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百分之几?)2.多百分之几和少百分之几是一个数吗?为什么?不是一个数,因为他们对比的量不同,也就是单位一不同三、训练巩固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1)男工人数比女工多百分之几?(2)今年每公亩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3)汽车速度比火车速度慢百分之几?(4)红花朵数比黄花朵数少百分之几?2、某校有男生800人,女生75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引导学生先理解,再列式计算。)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理解并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解题的重点是理解题意,关键是正确地找到单位“1”。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一)方法一:差除以单位一50-45=5(㎝3)5÷45≈11%方法二:先除以单位一再减100%,50÷45≈111%,111%-100%=11%《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渊泉第二小学仲付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理论依据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百分数的应用(一)》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一般应用题及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计算出实际情境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具体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