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尾隧道Ⅱ、Ⅲ、Ⅳ级围岩开挖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5.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石板尾隧道Ⅱ、Ⅲ、Ⅳ级围岩开挖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石板尾隧道Ⅱ、Ⅲ、Ⅳ级围岩开挖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石板尾隧道Ⅱ、Ⅲ、Ⅳ级围岩开挖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石板尾隧道Ⅱ、Ⅲ、Ⅳ级围岩开挖施工方案一、施工技术方案(一)方案总述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3.5m~4m之间,开挖出渣后即对岩面素喷一道C25级砼封闭岩面,为了消除施工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实现平行流水作业,加快工程进度,初期支护锚杆、钢筋网及砼复喷等工序可与开挖适当拉开一定的距离,距离一般控制在25m以内;Ⅲ级围岩相对Ⅱ级围岩岩性更弱,因而全断面循环进尺宜控制在2.5m~3m之间,开挖出渣后即进行锚杆、钢筋网、喷射砼等初期支护工作;Ⅳ级围岩比Ⅲ级、Ⅱ级围岩更差,因而为了防止隧道坍塌、保证施工的安全,应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初期支护紧跟、及时闭合成环、加强监控量测"的原则,开挖采用中长台阶的方式,即先开挖上断面并初期支护,而后进行下断面及仰拱的开挖,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2.5m以内。为了控制隧道的超挖和欠挖导致补炮多次扰动围岩,一定要做好光面爆破设计,使爆破后轮廓线最大程度接近测量弧线,周边眼炮眼痕迹残留率达到:Ⅱ级围岩80%以上,Ⅲ级围岩75%以上,Ⅳ级围岩50%以上.(二)开挖程序测量放样画开挖轮廓线布置炮眼钻孔吹孔装药连线起爆排烟除尘找顶刷邦出渣初期支护下一循环。上下台阶法开挖步骤:上断面开挖上断面初支下边墙交错开挖下边墙交错初支仰拱交错开挖及初支。(三)爆破参数设计采用光面爆破的方法,并按微震控制爆破设计,不偶合系数装药,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开挖施工中根据爆破设计,结合现场地质情况进行试验,并不断修正设计参数,达到最佳爆破效果,成立爆破作业小组,实行定人、定位、定标准的岗位责.Ⅳ级围岩钻爆破设计:☆掏槽形式:选择直形掏槽眼。☆不偶合系数D=dk/di=42/28=1.5(dk为爆孔直径,di为药卷直径)。☆周边眼:周边眼间距E为45cm,周边眼最小抵抗线V为55cm,相对距离E/V=45/55=0.82,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0.2~0。3kg/m。☆掏槽眼:间距70~80cm☆辅助眼:间距60~70cmⅡ、Ⅲ级围岩钻爆破设计:☆掏槽形式:选择直形掏槽眼。☆不偶合系数D=dk/di=42/28=1。5(dk为爆孔直径,di为药卷直径)。☆周边眼:周边眼间距E为60cm,周边眼最小抵抗线V为75cm,相对距离E/V=60/75=0。8,周边眼装药集中度q=0.3~0.4kg/m。☆掏槽眼:间距70~80cm☆辅助眼:间距70~85cm微震控制爆破设计:单段最大爆药量按下式计算,并对相邻隧道及浅埋地表构造物进行监测及时调整爆破方法.V=K(Q1/3R)a(cm/s)Q:单段最大起爆药量(kg);R:爆破中心距构筑物距离(m)K:地质介质系数:K=50~360a:地震波衰减系数,取a=1。5(四)钻眼、装药为控制超欠挖,钻眼是一项关键性工作,每循环作业前必须由测量人员现场画出开挖轮廓线,做好炮眼布置,并根据设计-0.6%的纵坡用水平尺调整好钻杆的外插角.采用自制可移动简易钻眼台车,使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钻眼.为保证爆破质量,炮眼应符合以下要求:a。掏槽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cm。b.辅助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大于5cm。c.周边眼:炮眼间距误差不大于5cm,外斜率不应大于5cm/n,与内圈最小抵抗线误差不大于10cm。隧道掘进装药结构:掏槽孔、掘进孔采用药卷连续装药;周边眼采用药卷间隔装药,为保证药卷传爆,沿炮眼全长敷设导爆索,将炸药捆绑在导爆索上。装药前将炮眼内的泥浆,积水及石粉吹洗干净,检查炮眼达到要求后方可装药,装药后所有炮眼均须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采用预裂爆破时,从药包顶端起堵塞,不得只在眼口堵塞。(五)炸药及起爆系统a。炸药:有水地段采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无水地段采用2号岩石硝胺炸药.b.起爆系统:非电塑料导爆管传爆,毫秒雷管起爆,光面爆破时周边眼采用导爆素在孔内串爆。(六)钻爆作业时注意事项1.首先应对炮眼布置、数目、角度和深度、用药量,引爆方式、爆破顺序等应事先作好钻爆设计。2.炮眼数应根据岩石强度、地质构造、自由面数、坑道断面尺寸,炸药布置、炮眼长度等因素确定,同样还应通过试爆调整初步钻爆设计。3。炮眼方向在一个临空面的情况下,最小抵抗线不要与炮眼重合,宜垂直于层理面,眼间距要匀称。底眼应超出设计轮廓线外10~20cm,眼深宜与掏槽眼相同,以防欠挖。4。严禁在已爆破的残眼中继续钻眼。爆破后,应经过不少于15分钟的待避时间,排险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5。在掌子面钻孔或其他作业时,不得同时向已成孔内装药.6.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