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是你****优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5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表明孔子强调A.仁爱思想B.忠恕之道C.等级秩序D.以德治民2.“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则上尊而不侵。”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A.以德治国,反对刑罚B.以法治国,厉行赏罚C.无为而治,崇尚自然D.兼爱非攻,提倡节俭3.董仲舒认为:“居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种观点的客观上A.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B.确立君臣之礼的原则C.巩固了君主专制制度D.保证了皇帝独尊地位4.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处:秦朝“焚书坑儒”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与道教的冲击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5.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后人之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意思相近的是A.“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B.“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C.“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D.“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6.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50.3321.29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10.5618.66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7.“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可能属于A.鸦片战争时期抵抗派B.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C.维新运动中的维新派D.辛亥革命中的革命派8.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发动维新变法运动,人称“跪着造反”,其根本原因是A.维新派力量薄弱B.减少变革的阻力C.为变法寻找依据D.封建观念的影响9.下图是某学者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D.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10.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A.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B.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C.统治阶级的鼓励提倡D.民族融合的不断进行11.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文理论,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的积极作用。其继承了A.汉赋辞藻华丽的特点B.诗经现实主义的传统C.楚辞浪漫主义的风格D.小说通俗易懂的特点1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存在许多缺点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③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④未能反映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13.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14.1920年之前,十月革命在中国被提及的次数很少,1920年下半年才开始重新被注意,尤其在1921年后出现爆炸式增长。这一现象表明A.十月革命的道路适合中国的国情B.苏俄对华平等外交赢得国人好感C.苏俄在国共合作时起了重要作用D.苏俄新社会模式引起知识界关注15.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