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PPT课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1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PPT课件.ppt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PPT课件.ppt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儒家修身的一个重要标准。中,与中和、中正、中道等义相近,有不偏不倚的含义;庸有平常、常道、日用等含义。所谓中庸之道,简单地说,就是在思考问题或为人处世时,要做到恰到好处。偏离中庸就会走极端,孔子把超过了“中”,称为“过”,把达不到“中”,称为“不及”。在《论语》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子张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学生。子张天子聪颖,但性格急躁,做事情往往超过恰到好处的标准。子夏天资较差,性格慢条斯理,做起事情来,往往达不到恰到好处的标准。换句话说,子张的缺点是“过”,子夏的缺点是“不及”。对此,子贡问孔子,这两个人谁更强一些的时候,他回答说:“过犹不及”,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我看国学王小波Byebye!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