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基本情况(一)、试题考查范围与试卷结构1、题型与题量全卷共有四种题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50分)、简要说明题(30分)、探究与实践题(10分)、分析说明题(10分)。2、内容与范围从考查内容看,几乎覆盖了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有主要的知识点,而且试题偏重于考查教材中的主要章节。纵观全卷,所有试题所涉知识点均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要求。(二)、试卷特点等方面: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道德与法治》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其具体特点如下:(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二、成绩统计汇总参考平均优秀年级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数分率%七-九12068.732.572.59811年级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不够扎实。综观整套试题,可以说体现了对《道德与法治》的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尤其是本套试题提升了实践能力,是对学生学习的全方面情况进行了测查。我校学生在测试中,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选择题得满分的不多,很多不应该错的题也出现错误,例如,第14小题,很多学生不知道“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中上水平的学生成绩不够理想。2、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运用教材基础知识,分析材料,是《道德与法治》课标中提出的最基本教学目标。本次试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暴露了个别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不足的缺点,对于讲过的题换一种问法就不会答了。特别是27(1)题,28(2)题,31(3)题,学生不会看分值,不会换一种问法去答,比如“点评”,比如“理解”,看到这样的字眼,学生就蒙了,答案不全,普遍都扣分了。29(2)题,学生没有分析清楚问题,“申遗”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理解。3、错例分析。本次考试易错题主要集中在探究与实践和分析说明题中,特别是30(2)和31(3)题,学生不会分析,审题不认真,思路不清晰,普遍都扣分了。30(2)题,考查社区宣传方式,很多学生答出学校宣传方式。这说明学生对于考试态度不认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四、今后努力方向(一)存在问题。此次测试,充分暴露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以便于将来改进。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个别学生审题不够认真,这些问题都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2、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一个学生知识不懂,老师可以再讲,可如果养成了做题不认真的习惯,那可是谁也帮不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光要注意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些好习惯的培养。教会学生做好反向选择题。3、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4、学生主要问题首先反映在课后预习复习工作不到位。对于平时讲解的知识点,学生只顾上课时记笔记,回家急于应付作业,根本做不到复习巩固,课堂上的收获也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5、学生在学习上较为被动,兴趣减退,学习知识很死板,不能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复习中不知道总结和错题改错,改错作业成为应付老师的负担,从根本上不能消除知识的盲点。6、马上中考了,时间紧,任务重,一部分学困生自己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上失去了信心,自我放弃。(二)努力方向1、课堂上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对重点知识、热点问题扎扎实实要求学生过手,务必牢固掌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2、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根据自己教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的发挥课堂效益。3、引导学生熟读课本,加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养成学生自学的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做好单元过关检测,强化基础知识训练——基础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