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结构设计.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7.8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铸件结构设计.pptx

铸件结构设计.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铸件外形的设计要求1、铸件的外形应力求简化,造型时便于起模。(1)避免铸件的外形有侧凹。如图所示的机床铸件,结构a)的侧凹处在造型时另需两个外型芯来形成。而结构b)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将凹坑一直扩展到底部省去了外型芯,降低了铸件成本。5.1铸件外形的设计要求(2)尽可能使分型面为平面,去掉不必要的外圆角。因为平面分型面可以避免挖砂和假箱造型、生产率高。如图a)所示的托架铸件,设计了不必要的外圆角,使造型工序复杂。去掉外圆角的结构b),便于整模造型。(3)铸件上凸台和筋条的设计,应考虑其结构便于造型。如图为箱体铸件,其原设计的结构a)有凸台,就需要采用活块造型、工艺复杂,且凸台的位置尺寸难于保证;否则采用外型芯来形成会增加铸件成本。若改为方案b)便于采用机器造型。还有如图a)、c)所示的铸件凸台的设计,也只能采用活块或外型芯才能起模。将其改为图c)、d)的结构,可避免活块。2、铸件的外形应尽可能使铸件的分型面数目最少。铸件的分型面数目减少,不仅减少砂箱数目、降低造型工时,还可以减少错箱、偏芯等的机会,提高铸件的尺寸精度。下图为端盖结构的两种设计。图a)的结构有两个分型面,需采用三箱造型,使选型工序复杂。若是大批量地生产,只有增设环状型芯才可采用机器造型。将端盖的结构设为图b)的设计,就只有一个分型面,使造型工序简化。下图为阀体铸件的结构。将具有两个分型面的结构a)改为只有一个分型面的结构b),可简化造型工序。3、在铸件上设计结构斜度在铸件的所有垂直于分型面的非加工面上,应设计有结构斜度,如图所示。a)图的结构没有结构斜度,铸造工艺人员应铸造前给出拔模斜度,这样就不必要地增加了铸件的壁厚。结构斜度的大小,随垂直壁的高度而异。高度愈小,斜度愈大;内侧面的斜度应大于外侧面的。右图所示为缝纫机边脚的结构,其各部分非加工面设有30°左右的结构斜度,方便了起模。总之,铸件的结构斜度与拔模斜度不同,前者由设计零件的人确定,且斜度值较大;后者由铸造工艺人员在绘制铸造工艺图时设计,且只对没有结构斜度的立壁给予较小的角度(0.5~3.0°)。二、铸件内腔的设计1.铸件内腔尽量不用或少用型芯,以简化铸造工艺。如图为支柱的两种结构设计。采用方案b)可以省去型芯5.2铸件内腔的设计2.当铸件的内腔较复杂、需用型芯形成时,应考虑好型芯的稳固、排气顺畅和清理方便。如图所示,为轴承架内腔的两种设计。方案a)需要两个型芯,其中较大的型芯呈悬臂状态,需用型芯撑A支承其无芯头的一端;若将轴承架内腔改成方案b),则型芯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而且型芯的排气顺畅、也易于清理。有时一些铸件内腔的结构,虽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却不利于型芯的稳定、排气和清理。如图所示的紫铜风口a)。从使用出发只需两个通循环水的孔即可,但从铸造工艺的角度看,该型芯只靠这两个芯头来固定、排气和清理显然很困难。为此在法兰面上增设工艺孔,如图b)所示。该型芯采用吊芯,通过6个芯头固定在上型盖上,省去了芯撑,改善型芯的稳固性,并使其排气顺畅和清理方便。在设计铸件结构时,若不充分考虑铸件所用合金的铸造性能,铸件上会出现浇不足、冷隔、缩孔、缩松、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等缺陷。因此,在设计铸件的结构时,除考虑使用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设计铸件的壁厚1.铸件的壁厚应适当。由于各种铸造合金的流动性不同,在相同铸型条件下,获得铸件的最小壁厚也不同。当然在不同铸型条件下,同一种铸造合金铸件的最小厚度也不相同,冷却能力愈强的铸型,获得铸件的最小壁厚应愈大。其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铸造合金的种类和铸件的尺寸大小。砂型铸造条件下铸件的最小壁厚值总之,在确定铸件的壁厚时,不仅保证铸件的强度和刚度等机械性能,而且应使铸件的壁厚大于所用合金的“最小壁厚值”,以免产生浇不足和冷隔缺陷。但铸件壁太厚,又易产生缩孔和缩松缺陷。因此,一般铸件的最大壁厚应不超过最小壁厚的三倍。尤其是铸铁件,其强度并非按壁厚的增大而成比例地增加,如表所示2、铸件壁厚尽可能均匀铸件壁厚不均,会造成铸造合金的局部积聚,在积聚处易产生缩孔和缩松;同时,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即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会使铸件产生较大的铸造应力,造成铸件的变形和开裂。如图顶盖铸件的壁厚有两种设计方案。方案a)的厚壁处易产生缩孔,在连接处产生裂纹。方案b)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此外,由于铸件内壁的散热条件较差,其厚度应略小于外壁厚度,以使铸件内、外壁的冷却速度相近。一般的,铸件外壁、内壁和筋的厚度比为1:0.8:0.6。如图所示阀体的设计。方案b)减薄了内壁的厚度,以使阀体各部分均匀冷却。当铸件的壁厚有差别时,铸件的结构应便于实现顺序凝固,以利补缩。如图所示,铸件的侧壁设计成倒锥状、上厚下薄,利于补缩1、设计结构圆角铸件上所有壁的转角处,均应设计结构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