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教案优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4.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财务报表分析教案优质资料.doc

财务报表分析教案优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务报表分析教案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教案课程名称:财务报告分析授课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授课教师:教务处制课程名称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编号04002总学时72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按照财务管理专业就业的行业、领域所对应的财务管理工作岗位而设计形成的一个学习领域,综合性较强,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与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学习本课程前建议先修《基础会计实务》、《财务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等课程;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财务管理综合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教学目标《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按照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实现“能力型、创新型、创业型”的培养目标要求,转变过去的“以知识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倡导“以能力为导向”的新型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在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上,应学会阅读主要财务报表,理解财务报表信息的含义,掌握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认识体现企业财务活动及效果的指标,培养学生运用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能力。课程教学重点1、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及基本构成;2、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程序和基本分析方法知识;3、掌握按报表要素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4、掌握财务报告的综合分析方法知识;5、掌握运用基本理论对相关公司报告进行分析的技能知识。课程教学步骤设计(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课程教学步骤设计:认识财务报告分析工作(建议学时数:10学时)资产负债表分析(建议学时数:14学时)第三章利润表分析(建议学时数:12学时)第四章现金流量表分析(建议学时数:12学时)第五章财务效率分析(建议学时数:10学时)第六章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建议学时数:14学时)课程考核要求和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统一出题,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成绩。第一章(讲)认识财务报告分析工作课时数10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和要求,明确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因素分析法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等)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本章教学步骤设计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内容和要求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3、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内容和要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涵义(二)财务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辨析另:1、注意区别财务报告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2、财务分析的起源与发展。(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1、可以正确评价企业过去(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性)2、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现状(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可以用于预测企业未来(为企业开展竞争和制定发展战略服务)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一)财务报表分析1、财务报表质量分析2、财务报表趋势分析3、财务报表结构分析(二)偿债能力分析(三)盈利能力分析(四)营运能力分析(五)发展能力分析(六)财务综合分析三、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一)注意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二)注意报表数据的局限性(三)注意报表数据无法反映的因素(四)注意报表数据的偶发和粉饰的可能性1、企业的基本情况(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4)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2、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3、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发生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6、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7、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除此之外,企业在附注中还会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股利金额(或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总额)。二、财务分析的起源与发展现代财务分析,起源于财务报表分析,它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最先由美国银行家所倡导。银行在决定是否向企业发放贷款时,最关心的是申请贷款的企业能否保证按时偿还本息。在企业财务分析未被采用之前,银行家对贷款的审查往往仅以企业经营者个人信用为依据。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逐渐发展,企业经营日趋复杂,规模日渐庞大,货币需求相应增长,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银行家以企业经营者个人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