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身心障礙學生行為問題類型及性偏差行為2、攻擊行為:通常來自重要他人的管教不當而形成,說明如下,特別針對特定、異性對象而言:(1)身體攻擊:打人、推人、咬人等。(2)口語、物品攻擊:大聲叫罵、破壞東西等。(3)反抗行為(不聽從):消極抵制或是不聽話等。3、過度活動行為:注意力有缺陷而導致分心、過動行為,無法停留在某個事物較久時間,處理策略需要「延長注意力」的訓練,常有下列三種行為:(1)不注意、分心。(2)衝動(包含內、外在衝動)。(3)過度活動。4、不當社會行為:如逃學、曠課、逃家、說謊、偷竊、賭博等,另常見性偏差行為如:在公眾場合脫衣服、大小便、對他人不當的碰觸、抱人、進錯廁所等。5、嚴重情緒困擾行為:如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畏懼症、精神疾患、強迫症等。所有情緒困擾的學生,並不是每天都會有大幅度起起伏伏的情緒,可能因有特定的人事時地物(性偏差行為常有特定的人事時地物),才會產生情緒困擾。處理策略是要盡量延長其正常行為,可試著建立其結構化的情境,延長他的情緒穩定。6、生活自理異常行為:學生隨著障礙程度愈嚴重,其生活自理表現也愈加缺損、困難,如:飲食異常、排泄異常、睡眠異常、生理衛生習慣異常、穿著困難等。生活自理技能訓練可採工作分析成小步驟教材,再藉由口語指示及示範模仿進行教導,最後配合適切給予增強誘因而達成。二、身心障礙學生行為問題診斷與處理三、行為問題診斷與處理整體流程圖3-3行為問題初步診斷(陳榮華,2000)表3-1行為功能及其形成原因與相應之行為處理策略(二)行為問題中程診斷階段2、ABC分析法實例3、具體說明ABC分析法各組成要項如下4、行為功能觀察描述分析4、行為功能觀察描述分析(三)行為問題最後診斷階段1、個體內隱變項2、ABC分析法之遠期前提要件探究3、透過實驗之類比行為功能分析注意(attention)註:王識敦(2009):行為動力論對提高輕中度國小智能障礙學童清潔工作之影響,107。圖3-5某個案非服從行為問題之類比行為功能分析(四)行為問題初步處理階段1.逐步養成1.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四、身心障礙學生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圖3-6行為功能介入方案之行為問題診斷要項圖3-7行為功能介入方案之行為問題處理策略方法(二)行為功能介入方案撰寫表件1.清楚指明並剖析行為問題(1)界說行為問題:(2)誰在抱怨:(3)對誰表現此一行為問題:(4)發生行為問題的情境:(5)期望行為結果:(消除或減輕)2.評量行為問題的範圍與嚴重性(1)行為問題頻率:(2)行為問題強弱:(3)行為持續時間:(4)行為發生數目:(5)行為問題意義:a.案主本人觀點b.父母教師觀點c.輔導者觀點3.發現形成行為問題的情境與條件(1)人物:(2)地點:(3)時間:(4)情境:4.行為功能調查與訪談結果(1)自我刺激(2)逃避(3)獲得他人注意(4)獲得實質性東西描述外顯個體變項(1)生理:(2)認知:(3)能力:(4)需求:(5)情緒:2.探究近期前提要件(1)特定情境狀況:(2)需求缺少狀況:(3)生理情緒狀況:3.行為功能觀察描述分析(1)感官刺激(2)逃避(3)要求注意力(4)要求明確東西探究內隱個體變項(1)生理因素:(2)認知因素:(3)能力因素:(4)需求動機:(5)情緒因素:2.探究遠期前提要件(1)社會人際因素:(2)生態環境因素:3.類比行為功能實驗分析:(1)獨處:感官刺激(2)要求:逃避(3)注意:引人注意(4)娛樂:獲得實質三階段行為問題診斷彙整圖示1.行為處理策略1:(1)積極增強:DRO、DRA或DRI、DRL(2)消極增強:拿掉負增強物做鼓勵(正向行為支持)2.轉移情境:人、時、地、物的移轉3.功能處理策略1:(1)減少刺激、替代活動(2)調整難度、速度及有效解決(3)停止注意(4)滿足需求、適當學習經驗1.行為處理策略2:(1)逐步養成及連鎖(2)提示及示範模仿2.近期預防處理:刺激控制、消褪、類化、肌肉鬆弛、系統減敏、調整情緒狀況、滿足生理與心理需求等3.功能處理策略2:(1)減少刺激、替代活動(2)調整難度、速度及有效解決(3)停止注意(4)滿足需求、適當學習經驗1.行為處理策略3:(1)自我控制及管理(2)自我教導(3)說服他人2.遠期預防處理:(1)建立正常化生活態度與社會關係(2)改善生態環境與社會環境(3)學習與訓練3.功能處理策略3:(1)減少刺激、替代活動(2)調整難度、速度及有效解決(3)停止注意(4)滿足需求、適當學習經驗(九)三階段行為問題處理(十)綜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