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2.了解并掌握神话故事的知识,理解短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3.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能通过想象,扩展文章省略的细节和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4.感受共工勇敢、坚强,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预习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及背诵。2.学生明白故事中蕴含的意义及。【预习任务】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夸父逐日》选自:,《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它们都是(体裁)。2、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结果是:“”二、加点字词注音。1、夸父()2、颛顼()()3、水潦()三、解释加点字词1、逐走()2、入日()3、欲得饮()4、河、渭不足()5、北饮大泽()6、弃其杖()7、昔者()8、怒而触不周山()9、地维绝()()10、故日月星辰移焉()()11、地不满东南()12、故水潦尘埃归焉()()13、天柱折()14、入日()15、道渴而死()四、翻译下列语句1、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2、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3、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五、问答题: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夸父这一人物的认识。答:2、《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3、从“弃其杖,化为邓林。”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5、“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6、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练习参考答案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它们都是神话故事(体裁)。2、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结果是:“天柱折,地维绝。”二、加点字词注音。1、夸父(kuā)2、颛顼(zhuān)(xū)3、水潦(lǎo)三、解释加点字词1、逐走(追赶)2、入日(追赶到)3、欲得饮(喝水)4、河、渭不足(够)5、北饮大泽(喝)6、弃其杖(丢弃)7、昔者(从前)8、怒而触不周山(碰撞)9、地维绝(绳子)(断)10、故日月星辰移焉(因此)(移动)11、地不满东南(饱满)12、故水潦尘埃归焉(积水)(归向)13、天柱折(折断)14、道渴而死(半路上)四、翻译下列语句1、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2、(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3、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五、问答题:1、答:夸父是一位执著、勇敢,敢于追求,乐于奉献,愿为人类造福的英雄。2、答:从以下内容可以看出:“饮于河、渭;河、河、渭不足,北饮大泽。3、答:从中可以看出夸父愿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4、答:要表达古代人民想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与精神。5、答:“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6、答:古代人民不了解自然现象,把各种自然现象归结于神的在在与作为。本文中用神话解释的自然现象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