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

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形成过程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由“乱”到“治”,由“治”到“改”,由单项改革到整体改革的日臻成熟之路。第一阶段(绝境中的挣扎:让学生“动”起来)1997年4月-2000年7月——改革酝酿阶段1997年4月,崔其升被调到困难重重的杜口中学,敢于创新的他,首先从稳定教学秩序入手,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子。1999-2000年,以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突破口,每个班级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时间模式为“0+45”(教师不讲,学生自学,开始一个星期,带有强制性)害怕失败的教师谁也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0+35”(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经过部分骨干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心存疑虑的教师们慢慢开始逐渐接受。第二阶段(整体推进:把课堂还给学生)2000年8月-2003年7月——改革攻关阶段2000年8月-2003年7月,定期举办教师论坛,名师带动工程起步,拜师学艺,课堂大比武,促进教师全员提高。邀请教学研究人员来学校作辅导报告、评课指导,提高全体教师的能力,开拓视野。改革带来变化,变化带来一片欢笑声: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热烈讨论,激烈辩论;争问抢答,解决疑难;多种角度,实践创新;笑逐眼开,欢乐课堂。课堂学生活动面达80%。2003年7月,县教育局对全县21处初中综合考评,杜郎口中学跃升至第二名。第三阶段(日臻成熟:“336模式”的诞生)2003年7月至今——模式初步成型阶段2003年10月,县局召开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和教育科研会议,分别邀请市局有关专家王秋云、冯明才、张兴利到会作学术报告。会上,县教育局作出“远学洋思,近学杜口”的决定。2003年底,市教育局孟昭星局长开始关注杜口中学,对《杜口中学“10+35”课堂教学模式》作出指示:邀请专家进行广泛论证,逐步规范并在全市推广。2004年11月,全市初中教学工作会在我县举行。杜口中学24个教学班的课堂同时向400多与会者开放展示,引起轰动。会后,王秋云主任和聊城大学教育学院的学者到学校考察调研,他们的评价是“当今教改,唯我杜郎。”2004年12月20日,省教科所亓殿强副所长、许爱红主任、刘延梅主任等专家到杜口中学听课、座谈、调研,用“革命性的”、“震动”、“振奋”、“震撼”等词语肯定杜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2005年3月18-19日,省教科所陈培瑞书记、刘吉林主任、许爱红主任、刘延梅主任到杜口中学调研,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侯军、任晓旺等,市局孟局、史局等接待省专家一行。2005年4月21日,由许爱红、刘延梅、刘吉林撰写的《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定稿会在杜口中学召开。市教育局督学李正和县委副书记王维华等领导出席。《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1期以18000余字的巨幅发表该文。2005年9月27日,国家督学马钊、省教科所所长王积众率领由省教科所、省教研室、省教育学会、《山东教育》杂志编辑部有关专家组成工作组到杜郎口中学现场办公,听课、座谈、调研,进一步肯定杜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和市、县领导敲定了11月11-12日在杜口中学召开全省教育科研会议的相关问题。副市长董金刚、市教育局孟昭星局长、史兆海副局长以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此后,董市长、市局和县政府领导多次到杜口中学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有关的问题。2005年10月25日省教育厅陈光华副厅长、基础教育处杜处长和董市长、孟局长、史局长到杜口中学考察,对杜口中学的改革给予高度评价。2005年11月12日,全省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杜郎口中学召开。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学校连续多年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特别是升入高中以后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茌平一中前百名的学生中,这个学校输送的学生占很大比例。“三三六”自主学习新模式谱写出杜郎口中学的新篇章。基本理念“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基本内容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教学原则1.民主性: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知识的统领者,也不存有话语霸权,课堂专制,有的只是平等的人格,学习的伙伴。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学会对话、商量、征求甚至请教、道歉。高举尊重大旗,实施感动教育,创设民主、宽松、自主、和谐的良好环境。2.问题性:问题造就磁力,问题是具有吸引性、竞争性、探究性、创新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