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数学教案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六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班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2.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3.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多媒体、30个立方体、若干积木、笔、调查表以及操作纸。活动过程:1.复习几何形体。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辨认,并能说出它们的特征。(告诉幼儿这些图形有一个2.学习数立方体。1)看图数立方体要求幼儿看清图形,正确点数正方体。(小朋友之间进行校对;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校对。)2)幼儿操作活动把幼儿分成三组,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要求幼儿说出“我用了几个立体图形拼搭了什么?”3)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正确点数立方体,学会将隐藏部分给找出来。通过此活动来提高小朋友学习的兴趣。3.延伸活动:数高楼运用调查表的形式让幼儿对小区内的高层楼房进行层次的统计,从中了解到我们的楼房也是通过一个个的'立体图形而组成的。活动反思: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大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尝试实验,获得有关容量守恒的经验。2、乐意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容量比较2、标有刻度的瓶子,水,记录纸,笔。活动过程:一、观察提问出示趣味练习:容量比较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这六瓶水是一样多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结:现在我们想办法做一下实验,比较一下水的多少吧。二、实验操作1、教师:用什么办法验证呢?怎么操作?要求:实验用的两瓶水不能混在一起,实验时动作慢一点,避免将水洒出影响实验结果。2、记录实验结果(1)高矮不同的两只瓶子方法是通过比较水位的高低,我们可以看出瓶子的水是一样的。原来瓶子的高矮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2)粗细不同的两只瓶子小选择两个相同的空瓶,把装在大小不同的瓶内的饮料倒入其中,比较出饮料一样多。方法,任选一个瓶子,将一瓶饮料倒入,用笔画或粘纸条的方法做标记,把饮料倒出后再将另一瓶饮料倒入该瓶,看饮料位置与原来留下的标记是否一致,比较出饮料一样多原来瓶子的粗细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3)一只含内容物的的瓶子内容物为石子方法是取出瓶中石子,比较水位的高低。内容物为海绵小结:方法是将海绵中的水挤回瓶中,比较水位的高低。原来瓶子里面是否有物体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3、总结:瓶子的高矮、粗细、内含物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这种现象就叫做容量守恒。三、活动延伸想一想,如果把两块一样重的橡皮泥塞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橡皮泥会变重吗?大班数学教案篇3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3、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活动准备:1、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2、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有多长吗?2、学习自然测量。(1)幼儿尝试自由测量,记录结果。(2)交流,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3)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3)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4)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1)师:“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多。4、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果。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ppt课件:各种各样的尺2、幼儿每人一把尺子。过程过程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1、课件:各种各样的尺(1)请幼儿将自己认识的尺子给小朋友介绍。要求说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2)教师讲解各种尺的特征。2、讨论交流请幼儿说一说比较有趣、特殊的尺。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二、比较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