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编辑最新精选必看】.docx
上传人:俊英****22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数学教案【编辑最新精选必看】.docx

大班数学教案_67.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八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班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按不同特征(颜色、形状)进行两次逐级分类;2、初步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形成集合与它的子集,并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活动准备:圆形盘2个,并分别记作1号、2号;红、黄、绿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各3个,各小组1份。布袋1个(内附红、黄、绿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各1个)活动过程:一、识别物体让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你们的长桌上都有什么呀?(两个圆盘、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让幼儿分类数数(正方形:9个、圆形:9个、三角形:9个;红色:9个、黄色:9个、绿色:9个)二、提供分类标准教师手拿神秘布袋走向一名幼儿,让他伸手去摸。例如:摸出一个红色的正方形。问:这是什么颜色?(红色)随及,请全班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把所有红色的图形宝宝放到1号"家"里;又问:这是什么形状?(正方形)请全班小朋友把1号"家"里的所有正方形宝宝放到2号"家"里。三、比一比问:小朋友们,是2号"家"里的宝宝多,还是原来1号"家"里的宝宝多?(1号);又问:为什么2号"家"的图形宝宝没有1号"家"里的.多?(2号"家"里的宝宝是从1号"家"里拿出来的,1号"家"里还有图形宝宝)活动建议:将幼儿分成小组,小组人数可视班内小朋友人数而定;小组合作进行分类时,要鼓励幼儿都投入,并在分好后请各组幼儿说说逐次分类的结果,并引导其说出分类的原因。活动反思: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最后以游戏“认一认”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接着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一次提高幼儿兴趣,以游戏“图形宝宝找家”贯穿结尾巩固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将图形宝宝进行正确分类。总之,在整节课中我力求把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游戏“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儿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幼儿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有趣的图形。大班数学教案篇2设计意图:我园自然的环境资源十分丰富,每到暖和的春季姑娘到来时,花儿竞相开放,小树披上新装,孩子会在树桩上玩耍,一旁的粗细不同的树,更是孩子最亲密的好朋友,不管是放学时还是户外活动时,总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和几个好伙伴玩着,有时候孩子们对季节引起小树的变化都非常的感兴趣,当然也有的孩子会问老师树上的年轮,比较大树哪个更粗壮,结合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自由探索,体验多样粗细测量,理解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2、能完整讲述自己的发现,通过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3、从小树立爱护树木的意识。活动准备:丝带、穿成串的回形针、水彩笔、记录表若干,1—8的数字卡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一)谈话导入,引出粗细测量的游戏:1、教师提问:(1)我们这是在哪?(2)春天的小树林漂亮吗?大树多不多?(3)认识这些树吗?这些树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2、引导幼儿大胆表述。3、教师小结:春天的小树林很美,各种各样的树木,树桩都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4、引出“谁粗谁细”的游戏。出示1—8的数字卡片,教师: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游戏“谁粗谁细”,在玩游戏前我们得先邀请树林里的一个好朋友,可以是一颗树也可以是一个大树桩,请两个小朋友为一组,拿着一张数字卡片,选择好了就将数字卡片贴在上面。二、基本部分(一)体验多种粗细测量方法,感受测量的乐趣1、体验目测的方法判断树木的粗细,(1)教师提问:a、它们一样粗吗?你怎么知道不一样粗?b、用了什么方法?(目测)c、用目测的方法来比较哪个树最粗?哪个树最细?(2)讨论:用目测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吗?(3)师幼小结:目测的方法非常不错,不过不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2、、幼儿集体操作:探索找出比较粗细的多种方法,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1)幼儿集体操作:探索找出比较粗细的多种方法a、教师提问:有什么的方法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呢?b、请幼儿找一颗树探索粗细测量的方法,教师在一旁指导。(2、)运用身体不同部位测量,初步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a、教师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方法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呢?(用手量的方法)b、幼儿找一颗树试一试,教师在一旁指导。c、教师提问:他是怎么量的?手指两端伸到最长了吗?d、引导幼儿将手指两端伸到最长再次测量,其他幼儿数测量结果。e、讨论:为什么两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