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微生物的利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7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微生物的利用.doc

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微生物的利用.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生物的利用一、考点解析1.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生长时期,其中适于作为生产用菌种的时期是()A.aB.bC.cD.d〖解析〗在b表示的时期,细菌繁殖速度快,代谢旺盛,菌体形态和生理稳定,常用作生产用菌种和科研材料。〖答案〗B2.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包括()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菌素〖解析〗选择培养基是发酵工程中获得纯种的方法之一。〖答案〗ABD3.人们不会在热泉中发现活着的嗜冷海藻,而经常可以在冷水环境中分离出嗜热微生物。请根据酶的特性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淀粉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方法,获得产生淀粉酶较多的菌株。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②根据诱发突变率低和诱发突变不定向性的特点预期实验结果。〖解析〗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高温下酶失去活性,低温酶的活性降低,但酶分子结构没有被破坏。设计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利用诱变育种方法,一组需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培养时要将菌种接种于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答案〗(1)嗜冷海藻体内的酶遇到高温后,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海藻很快会死亡;而嗜热微生物体内的酶遇到低温环境,酶的活性降低,但酶分子结构没有被破坏,遇到合适的温度又可以恢复活性。(2)①主要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为两组,一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另一组不处理做对照。第二步:制备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第三步:把诱变组的大量菌株接种于多个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同时接种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培养。第四步:比较两组菌株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选出透明圈变大的菌株。②预期实验结果:a.由于诱发突变率低,诱变组中绝大多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与对照组相同。b.由于诱发突变不定向性,诱变组中极少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变大或变小。4.掌握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目的是更好地研究和利用它们。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A.生产上常常用对数期的细菌作为菌种B.在稳定期中适当补充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产量C.连续培养延长了培养周期,从而提高产量D.调整期细菌的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解析〗连续培养延长了稳定期。〖答案〗C5.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牛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A.大肠杆菌B.霉菌C.放线菌D.固氮细菌〖解析〗固氮细菌不需要专门添加氮源;抗生素可抑制原核微生物;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但放线菌可生存。答案:C6.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酶是维持菌体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B.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C.发酵液pH呈酸性时,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D.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解析〗谷氨酸发酵时,需不断补充生长因子。〖答案〗B7.在利用谷氨酸捧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各个生长时期的长短是固定的,无法人为缩短生长周期②对数期是采样留种的最佳时期③在稳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以提高产量④调整期是收获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对数期菌体繁殖速度快,代谢旺盛,菌体形态和生理稳定,常用作生产用菌种。稳定期补充营养物质是进行连续培养,提高了产量。〖答案〗B8.下列关于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B、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苗,接种,培养C、配制棉予壳培养基,按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D、配制棉子壳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解析〗平菇培养是利用棉子壳培养基,接种前要进行灭菌。〖答案〗D9.将酵母分为a、b、c、d四组,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其种群增长曲线如上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呈现型增长,该种群的生长在20h之前处于期,20h-40h处于期。(2)d呈现型增长,在100h-200h,d的增长率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