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2000-2012真题及答案全案教育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0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职教育硕士2000-2012真题及答案全案教育学.doc

在职教育硕士2000-2012真题及答案全案教育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职教育硕士2000-2012真题及答案(教育学)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68855945"200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PAGEREF_Toc368855945\h2HYPERLINK\l"_Toc368855946"2001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PAGEREF_Toc368855946\h6HYPERLINK\l"_Toc368855947"2002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PAGEREF_Toc368855947\h11HYPERLINK\l"_Toc368855948"2003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PAGEREF_Toc368855948\h16HYPERLINK\l"_Toc368855949"2004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PAGEREF_Toc368855949\h22HYPERLINK\l"_Toc368855950"2005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PAGEREF_Toc368855950\h27HYPERLINK\l"_Toc368855951"2006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PAGEREF_Toc368855951\h31HYPERLINK\l"_Toc368855952"2007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PAGEREF_Toc368855952\h34HYPERLINK\l"_Toc368855953"2008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PAGEREF_Toc368855953\h39HYPERLINK\l"_Toc368855954"2009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PAGEREF_Toc368855954\h44HYPERLINK\l"_Toc368855955"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PAGEREF_Toc368855955\h49HYPERLINK\l"_Toc368855956"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PAGEREF_Toc368855956\h52HYPERLINK\l"_Toc368855957"2012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真题及答案PAGEREF_Toc368855957\h562000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与义务教育最接近的概念是()A普及教育B强迫教育C基础教育D.国民教育2.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的专著是()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学记》D.《论语》3.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教育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有教育学家称为()A.顺序性B最近发展区C阶段水平D.互补性4.()是一种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各年级学习内容的课程()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潜在课程D.核心课程5.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教育B.纪律教育C劳动教育D-爱国主义教育二、填充题(每题1分.共10分)1.西方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2.教育与文化的联系不可分,它对整个文化起着保存、承传、改造、创新的作用。3.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文件称为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4.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对人的发展起决定的作用。5.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特征。6.课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类,即根据教学任务和根据教学方法来分。7.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8.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的原则被称为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原则。9.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10.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三种。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3.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4.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的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5.个性发展: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