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清.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6.6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清.pptx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清.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大气圈小尺度范围合作探究1、如果某区域植被破坏,环境会发生怎样变化?2、如果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会导致河流中下游地区环境受到什么影响?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楼兰消失旷世之憾矿物颗粒A为成土母质。其特征为(1)没有肥力;(2)具有通气蓄水性能;(3)可以分解释放少量矿物养分土壤:具有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灰化土剖面(大兴安岭北端寒温带针叶林中)(二)气候与土壤:有人说,热带地区的土壤层厚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要大,这种说法对不对?说明你的理由。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因而土壤层厚度较大;高温干旱的热带沙漠地区或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也较薄。气候对土壤的间接影响活动:微生物是如何促进土壤形成的?活动:绿色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如何?(三)生物与土壤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地形主要是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四)地形与土壤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坡向坡向2、比较说明在下列土壤类型中,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红壤。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发育程度最好。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与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3、查阅资料,说一说黄土高原土壤的性状和成因。黄土高原的黄土疏松多孔,质地均匀,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它是地质历史时期长期的堆积物。黄土的堆积是经过风的吹扬、搬运、堆积而成。黄土堆积之后,又受流水等影响,发生再搬运,形成黄土状堆积物。活动:人类主要通过什么活动来影响土壤?分别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五)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影响地理环境。2.某种单项资源,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1.下列有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B.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C.环境整体性就是说自然环境是不变的D.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甚至整个生态系统3.“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综合性D.区域性4.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A.矿物颗粒的大小B.透水性能的大小C.透气能力的大小D.有机质含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