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9.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ppt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年降水量小于200mm。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远,且有高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文从有文字记载开始,黄土高原就属于森林草原区,在西周春秋时期,森林覆盖率达53%,当时河流众多比较清澈,枯水季节流量也较大。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放牧、农垦活动等加大,到宋代以后“郁郁葱葱,绿荫冉冉”的景观就消失了。到了明清以后,已经达到无地不耕的地步,且大量陡坡被开垦,水土流失大大加强。森林只零星的分布在偏僻的山区。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活动:1.覆盖一层草皮的土堆边缘沉积的泥土少,而未覆盖草皮的土堆边缘沉积的泥土多。这说明草皮能减弱流水的侵蚀作用,防止水土流失。2.只要在土堆上放置一些覆盖物,就可以保持土壤不被水冲走。3.最好办法是增加地表植被。灰漠土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裸露岩石(一)成土母质与土壤(二)气候与土壤(二)气候与土壤(三)生物与土壤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四)地形与土壤(四)地形与土壤(五)人类活动与土壤P75活动:1、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尤其是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质再归还给地表,从而形成土壤肥力。2、冲积土为黄河大量泥沙堆积发育而成,发育最好;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差;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较强,红壤发育较好3、黄土疏松多孔,质地均匀,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森林减少人口增长课堂训练:分析填空深居内陆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①植被破坏②河流上中游③水土流失④下游河道淤积⑤洪涝灾害增多⑦下游河床抬高⑥地表水系变化⑧土壤盐碱化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