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与程序.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3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与程序.ppt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与程序.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与程序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2、效度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即研究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分为两种: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结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外在效度:是指结果能被推广的人、情境和条件。内在效度是基本的,否则无外在效度可言。但内在效度高的研究,外在效度不一定高。因此,可以说,研究效度是指结论的准确的解释性(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两种效度都只是度的问题。3.信度信度是指研究的可靠性,即研究的前后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也可分为两种: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内在信度是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4、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指用来预测的变量,因变量是指被预测的变量。自变量是“因”,因变量是“果”。特别是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一定要清楚哪些变量是自变量,哪些变量是因变量。当然,在教育研究中很严格的因果关系是很难寻找的,往往是相对的因果关系。自变量是研究者选取的可以独立、自由变化的变量,是研究者需要操纵和控制的变量。因变量是用来衡量研究结果的变量。(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一)选择问题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选择研究问题的途径(1)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2)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3)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4)从与有关人员接触中发现问题2.选题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这是选择研究问题的一条首要的基本原则。所谓“需要性”,就是说选择的研究问题要面向教育实践的需要,面向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另外一种分类:按照个人与社会需要分类*教育理论的发展或者教育实践的改善迫切需要解释与解决,但研究者并无相应的研究欲望与研究热情的问题。*研究者本人怀有研究欲望与研究热情,但却未必是教育理论的发展或教育实践的改善所迫切需要解释与解决的问题。*既非教育理论的发展或教育实践的改善所迫切需要去解释或解决,也非研究者本人一心想去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教育理论的发展或教育实践的改善迫切需要解释与解决,且研究者本人又有研究的欲望与研究热情的问题。(2)本土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是指选择的研究问题要有独创性和突破性。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造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能使所选的问题在科学理论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或在应用上有所改进,有所创新,从而保证预期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4)可能性原则就是要根据实际具备的个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择研究问题,对预期完成问题的主观、客观条件尽可能充分地估计。3.选题的程序(1)确定研究问题的领域选择研究问题的领域一般都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以及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专业特长去确定。研究者可以从广大的研究领域中,经反复衡量后,由博返约,确定一个研究领域。(2)查阅有关资料阅读有关文献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方法,而且也是避免重复研究的方法,因为从阅读资料中可了解研究问题有哪些部分是已经解决的,哪些部分尚未知而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3)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经阅读文献后,对研究的问题将更加明确,于是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是必要的一步。(4)陈述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若能清楚而明确地界定范围,研究问题的陈述就好办多了。研究问题的陈述方式一般采用陈述句形式。4、问题的衡量标准5、几类具体的选题(二)提出假设1、假设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任何假设虽然都是猜测的,但均有一定的事实或理论根据,并能解释与它有关的事物和现象。(2)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假定性和或然性。假设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但都带有猜测性、假定性的成分,其结果是或然的。(3)具有多样性在科学发展中,对同一现象及其规律可以出现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假设。实际上是一种可变性。2、假设的成因和形成途径(2)途径第一阶段:发现问题。问题是科学假设产生的动因。科学假设的逻辑起点,不是一般的观察、实验,而是问题。第二阶段:搜集、整理有关该科学问题的事实材料,运用创造性思维,对该问题作出初步的解释和假定性的推测。第三阶段:从初步的假定和推测性说明出发,利用各种有关材料,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对假说的基本观点进行论证,进而形成一个有结构的知识体系。(三)设计方法(四)收集资料(五)分析资料(六)得出结论三、附录—研究问题领域举例5、音乐氛围的创设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6、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