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精辑之 (83).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锐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精辑之 (83).doc

新锐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精辑之(83).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锐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精辑之小学数学第九册期末考试指导纲要一、命题范围: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综合运用等。二、命题内容和要求:1、数与计算(1)理解小数乘法与除法的意义、懂得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对位数个数的限制与整数乘、除法相同—不超过三位数)和简单的口算。知道商不变的性质,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会运用这些定律(加、减、乘、除的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理解与掌握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考试时建议让学生带计算器)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2、代数初步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ax±b=c,ax±bx=c)。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以前提法是:初步学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并且会列方程解应用题)3、量与计量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4、几何初步知识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由来。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5、应用题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包括一般应用题和行程应用题)。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空间与图形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7、统计与可能性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8、数学广角(不做为命题的要求,但练习中还是编了一些相应的作业)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掌握编码中每个数字的信息和含义)新锐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精辑之9、实践与操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李阿姨想买2袋米,每袋35.4元)、14.8元的牛肉、6.7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9.1×7.2的结果是多少?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其他(1)试卷命题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命题形式以教材以及学生熟悉的形式为准,可适当安排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或操作性的式题。(2)试卷为八开纸,完卷时间为90分钟。(3)试卷基本题为90%左右,综合题为10%左右。新锐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精辑之小学数学第九册期末考试指导纲要1、关于计算的复习:本次课改目标的要求与原来相比,较大幅度地降低了计算的难度,但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学生在计算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既会影响这一任务的完成,又会影响其它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学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四则计算知识有缺陷;有的学生基本口算不过关,如《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速度太慢、正确率太低;有的学生没有牢固掌握运算顺序或脱式方法,所以用粗心大意来概括学生的错误是不恰当的,消除上述这些错误除平时外,复习课的任务会更重,效果会更好。其一: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复习时,首先要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教给学生对题目进行整体性的认真观察的方法,了解分析每一个数、每一个运算符号和题目全貌的特点后再动笔计算。如《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做到边做边审题:一审运算顺序,看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二审题目特点,看有没有简便运算的因素;三审数据特点,怎么算方便就怎么算,这样有利于克服学生在观察时笼统、粗糙、片面的特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变盲目地、机械地枯燥计算为主动灵活地计算。其次,加强估算,估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