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一吃****书竹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7课 第1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在本书中的地位:本模块的内容为哲学与文化,本单元阐述其中的“文化”。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2.主要内容提示:本单元围绕“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展开阐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文化本质与功能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首先明确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多样性,因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要树立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要求增强本国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推动人类文化交融,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大胆吸收外来有益文化,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二。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回归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人民中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文化的内涵,文化的载体。2.解释与论证:文化的四个社会功能。3.预测与选择: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辨析与评价:批驳“经济搞好了,精神文化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的错误。1.政治认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科学精神: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3.公共参与:满足人们过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议题一|什么是文化焚书和坑儒是两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大致相差一年,焚书是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发现各国的文字和文化都不统一,为了方便管理国家,需要对各国的文字和文化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为了压制其他国家的思想,实行愚民政策,只保留了秦朝的历史书籍和一些占卜、医学类的书籍,其他国家的史书都被烧掉了,同时烧掉了诗、书和百家语。焚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劳要大过三皇五帝,自己是天下第一,自称是始皇帝,那么那些歌颂三皇五帝的书籍自然就成了禁书,也要烧掉,要让后人知道自己才是最伟大的。坑儒也称坑术士,晚年的秦始皇已然不满足皇帝之位,想要成仙,但是他没有理解道家的真正含义,被江湖术士所欺骗,得之真相的秦始皇一怒之下坑杀术士460余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较为迅猛,之前的统治思想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听天由命,可是汉武帝希望能够更好地把权力集中起来,那么就需要统治思想,儒家君臣伦理的观念迎合了汉武帝,董仲舒也不失时机地提出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这么儒家思想成了帝王思想的代言词。[探究任务]1.(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从文化角度看,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提示: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焚书是为了消除相关文化对其政治统治的不良影响。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从目的上看,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共同的原因?提示: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1.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3)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文化与经济、政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2)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辨析]有人认为,文化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