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2单元 第4课 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篷璐****爱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2单元 第4课 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2单元第4课第1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在本书中的地位:本模块前六课学习哲学知识。其中,第一课主要从宏观上学习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课主要学习唯物论思想,第三课主要学习辩证法观点,第四课学习认识论知识,第五课学习唯物史观,第六课学习价值观。其中第一课属于哲学总论,第二、三、四课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第五、六课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2.主要内容提示: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主要内容有实践、认识、真理、谬误四大核心概念,认识与实践(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认识的发展与追求真理的过程(认识论中的辩证法)两大原理。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主要内容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主体等基本概念,揭示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主要是揭示人生价值的实质,明确评价人生价值的客观标准,阐释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基本特征。2.解释与论证: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预测与选择:立足实践、获取真知、提升素养。4.辨析与评价:辨析“公理是衡量科研成果是否有意义的标准”。1.政治认同:运用实践观点,领会改革开放的重要性。2.科学精神:树立实践第一观点,明确理论来自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受实践检验、为实践服务。3.公共参与:倡导奋斗精神,以实践为平台,发挥才干、建设祖国。议题一|认识与实践2020年6月1日晚间,荣耀正式发布2020旗舰新机荣耀30S,首发搭载麒麟8205G芯片。“在整个2020年,麒麟820将是其他品牌仅仅追赶就无法企及的另外一个新高度!”荣耀总裁赵明表示,此次新机发布,麒麟820是一大亮点,也是荣耀的底气。相比上一代“神U”810,麒麟820由7nm工艺制程打造,CPU部分由一枚2.36GHz的A76大核+3枚2.2GHz的A76中核+4枚1.8GHz的A55小核组成,性能提升27%;采用Mali-G576核GPU,图形能力提升38%,支持GPUTurbo和麒麟Gaming+2.0;新升级华为自研NPU,AI性能提升73%;采用麒麟990同款KirinISP5.0,支持BM3D单反机图像降噪和视频双域降噪。从配置来看,已经完爆目前骁龙的765g处理器了![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制造手机的过程是实践活动吗?提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制造手机的过程是实践活动。2.(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荣耀30S的新设计,说明了什么哲理?提示:设计的不断进步,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和历史性。1.认识(1)含义: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2.实践(1)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3)特点①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②主观能动性: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辨析]有人认为,盲目的实践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提示:盲目的实践是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③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1.认识的两种反映形式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内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水平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的高级阶段联系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顺利发展,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挫折2.全面理解实践的概念(1)应抓住“主体”和“对象”①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只有人的活动,才称得上实践,但并非
立即下载